【廣告】
西府海棠名稱由來
西府海棠因生長于 西府(今陜西省寶雞市)而得名,海棠花是中國的傳統(tǒng)名花之一,花姿瀟灑,花開似錦,自古以來是雅俗共賞的名花,素有花中仙、花貴妃有“國艷”之譽,歷代文人墨客題詠不絕。
西府海棠花語
西府海棠的花語和象征代表意義:單戀
食用價值 果實稱為 海棠果,味形皆似山楂,酸甜可口,可鮮食或制作 蜜餞。
海棠苗木扦插si亡原因及對策
一、si亡原因落葉苗木扦插后約一個月的“假活期”,一般在20天左右,這段時間為si亡高峰期,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種條采集不合理。
一是種條的采集時間過早。在苗木未落葉或枝條尚未木質(zhì)化就開始采集。枝條充實與否,直接影響體內(nèi)營養(yǎng)物質(zhì)含量的多少。
二是從過老的母樹上采集枝條,新陳代謝作用弱,生命力和適應性降低,枝條扦插成活率低。
三是種條的規(guī)格達不到標準,只注重種條長度,忽略粗度。年齡相同的枝條越粗越好,而且要有一定的長度。
2.種條處理不科學。
對采集的種條沒有隨采集隨剪穗,對種條和已剪好的插穗未采取必要的保鮮措施,導致種條、插穗脫水。
我國北方常用的砧木種類有山定子、西府海棠、裂葉海棠果等;南方則用湖北海棠。海棠種子在播種前,必須經(jīng)過30天~100天低溫層積處理。充分層積的種子,出苗快、整齊,而且出苗率高;不層積的種子不能發(fā)芽,或發(fā)芽。也可在秋季采果、去肉、稍晾后即播種在沙床上,讓種子自然后熟。覆土深度約1厘米,上覆塑料膜保墑,出苗后掀去塑料膜,及時撒施一層疏松肥土,苗期加強肥水管理,當年晚秋便可移栽。嫁接法以播種繁殖的實生苗為砧木,進行枝接或芽接。進行枝接或芽接。春季樹液流動發(fā)芽進行枝接,秋季(7月~9月間)可以芽接。枝接可用切接、劈接等法。接穗選取發(fā)育充實的1年生枝條,取其中段(有2個以上飽滿的芽),接后上細土蓋住接穗,芽接多用“T”字接法,接后10天左右,凡芽新鮮,葉柄一角即落者為接活之證明,數(shù)日后即可去除扎縛物。
整地 育苗地選擇地勢平坦、土壤肥厚、排灌方便的沙質(zhì)壤土,入冬前翻耕土壤進行熟化,每667m2施用3~4方土雜肥,硫酸鉀復合肥50 kg或磷酸二銨30 kg,15 kg,10 kg,翻耕均勻,整平耙細,進行。 3.種子催芽 翌年3月初,將經(jīng)過沙藏處理的種子取出,除去沙子,揀出爛種,用清水浸泡12 h后,將種子撈出,攤放在背風向陽的地方,蓋上透明塑料薄膜,四周封嚴,放置6~8 d,每天需上下翻動1~2次,并用溫水沖洗種子表面粘液,以利種子呼吸,有70%的種子裂嘴時,即可播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