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漁墜
漁墜的作用主要是憑借釣者的投擲力量帶動餌鉤遠投,并將其固定在欲釣水域的某個水深層次。主要品種有海竿墜、手竿墜和拋砣法重墜。
(1)海竿墜
分活墜和死墜。前者中心部為線條狀空心,拴線后可自由滑動,多與各式集團鉤搭配,鉤在前,墜在后。死墜則無空心,尾部有易拴線的金屬環(huán),墜在前,鉤在后。各式誘魚器,多屬死墜。
(2)手竿墜
全為死墜。根據(jù)浮漂浮力配重的墜,多為0.5——2克。有些特殊釣法——戳孔、釣拱、近岸釣鲇魚等,都不使用漁墜。
我國習慣釣法,多用綠豆粒大的鉛墜,夾在魚鉤上方5——7厘米處,可單鉤釣,也可雙鉤釣。臺灣地區(qū),多用立柱形兩頭帶金屬環(huán)的鉛墜。根據(jù)浮漂浮力,在兩環(huán)中間立柱上增減鉛皮(用牙膏皮也行),直至與漂墜搭配適當。
(3)拋砣法重墜
與海竿墜大同小異,只是重量應加大,以便拋砣時能形成較大離心力和慣性力。為此,一般都選用80——120克的重墜。拴墜時,可在墜與主線之間加一個能轉動的聯(lián)接器,這樣不僅拆卸方便,而且可使擰扭的漁線自動回復。
釣魚方法技巧有哪些(下)
6、拋桿餌--此種釣法,一般采用粗線,大鉤、短桿,標準的鉤一般是5個散鉤加一略長腦線的拖鉤組成鉤組,餌團分團餌和葡萄餌,主要爭對大水面釣大魚,很多釣友喜歡用多根拋桿組成拋桿陣。
7、路亞(掛串鉤拉翹嘴或掛大餌釣兇猛魚類)一般用于大水面漂白魚(翹嘴),在兇猛肉食性魚類多的地方也可以釣到較大的肉食性魚類。在北美、南美、非洲比較流行,海釣競技一般采用此種釣法。
8、發(fā)釣--這是民間的一種簡單的釣法,在水庫、池塘、河流的岸邊、裝上彎成弓性彈性很好的竹竿,桿旁邊離水很近或者在水里插一帶有卡口的細桿,線上有用于卡線的木條。裝上餌后,將桿彎成弓型、線上的卡條卡在細桿的卡口上,鉤餌拋入水中,人可以離開,有大魚來吃餌時,拖動魚線,引發(fā)卡口里的發(fā)條,線脫離細桿卡口的束縛,桿彈起、鉤中大魚。此種釣法一般采用多根桿組成釣陣,的有數(shù)十根桿綿延幾百米的釣陣,釣到的多為大魚,而且人可以離開,干完別的事情到岸邊取魚裝餌就可以了,比較省時間,但此種釣法只求魚不求釣魚的過程,一般不是釣魚發(fā)燒友喜歡的釣法。
9、抬釣--(主要流行與西南三省、四川為主,也有的地方叫過河釣)
此種釣法一般用于池塘、河流、小型水庫等水域、桿有點象拋桿,但比拋桿粗、硬,一般沒彈性,桿一般采用木棒、硬竹竿或者中空的鐵管,桿柄尖銳,能容易的插在地上,也可以抱在手里。
中華民族文化淵源流長,釣魚文化也相當厚重,我知道的就這些釣魚方法,我相信,在祖國遼闊的大地上,還有很多很多鮮為人知的釣魚方法,我所了解的或許僅僅是冰山一角,望朋友們補充,以增加彼此見識。
臺釣的心得
1、臺釣并不神秘,也不難學,不要去看什么用數(shù)學公式來解釋標與墜、鉤的關系,魚是不懂公式的,不會去考慮什么一鉤垂直、一鉤彎曲的問題,只是有些是人為地把它神秘化的,顯得自己水平很高。
2、有幾個基本原則要記住,
一是魚鉤在少跑魚的 前提下,越小越好;
二是子線在確保拉力的前提下,越細越好;
三是浮漂在拋得出去的前提下,越小越好;
四是標尾在看得清的前提下,越細越好;
五是魚餌在拋出 去不散的前提下,越爛越好;
六是在確保魚情的前提下,桿越短越好。
看了上面的幾個“越”,有兄弟會說“我也知道”,其實里面的道理你也許不知道。
首先要理解臺釣提桿的時機。魚在索餌是*吸的,傳統(tǒng)釣等的是魚將鉤吸入后浮頭或更加吸得深一些時提桿,所以表現(xiàn)為浮子上浮或點頭下沉,因此相對于臺釣可能
遲鈍了些。而臺釣抓的是魚在吸鉤的一瞬間,因此表現(xiàn)為標往下一頓,所以:鉤越小越好,是為了方便魚容易一下子就將鉤吸入。
子線越細越好,不是因為線細的隱蔽性好,是因為線越細越軟,魚在吸鉤的時候因為線在鉤上面,一瞬間線有個彎曲的過程,如果線太粗了彎不過來,就會影響鉤入口,要么是空桿,要么只鉤住一點點,跑魚。為什么現(xiàn)在有不少兄弟喜歡用編制線做子線,除了拉力的因素以外,就是因為“軟”。不過編制線太軟了,易纏繞。
餌越爛越好,也是為了魚的適口性,因為魚習慣吃在水里泡爛的爛食,越軟魚就越容易吸入口中,當然,如果爛到拋出去就散,就得不償失了。餌中有麥蛋白纖維形成絮狀,并不是麥蛋白
纖維本身有誘魚作用,而是此時即使餌很爛,但魚在的時候因為麥蛋白纖維的粘性和拉力可以更容易將鉤一同吸入。
標越小越靈敏,這毋庸置疑。有時考慮 水流、風力的情況下,要略用大些。
釣魚需要有耐心。
經(jīng)常看到不少釣友打好窩餌開釣之后,總覺得自己的釣點里沒魚或長時間沒魚就想換換釣點。窩中有無魚要根據(jù);季節(jié),天氣,風向,及釣魚諺語綜合判定。正常打窩餌以后,引魚進窩需要30分鐘左右(在大水域或許更長),所以一旦確定釣點盡量不要隨意挪窩。
投鉤的方向要準確。
在大水面打好窩餌以后釣幾竿就忘了窩點在哪了。這主要是新手在做窩時沒有找參照物的原因。釣魚人——窩點——對岸參照物,三點連一線這樣每次投鉤到釣點都不會失去方向。
釣點范圍要小。
方向.窩子都確定后,在開釣的時候每次投鉤落點范圍忽遠忽近也不行,因為窩餌主要起到引魚作用,沒有可口的美味魚兒不會停留太長時間。所以主釣餌一定要準確送到窩子里,形成一個小喂魚點,范圍越小越好,范圍不要超過一尺。
手不離竿,眼不離漂。
新手在垂釣過程當中,往往在長時間不上魚的時候就松懈精神,看看風景.喝點水.吸根煙等等(老手也常犯,只是概率相對?。斂雌鸹驉炘偬岣鸵呀?jīng)晚了。有經(jīng)驗的釣手通常眼不離漂手不離竿,說笑自如不放棄任何細小變化,爭取時間提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