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紫穗槐的生物學特性對土地沒有嚴格的要求。耐鹽堿、耐瘠薄、耐干旱、耐澇、耐寒、耐風沙,抗逆性強,根系發(fā)達,抗病蟲害、抗、抗污染能力強。紫穗槐幼苗在苗期通常可以生長在土壤含鹽量的0.3%左右,一年以上的幼苗可以耐受0.5%的鹽,可以培育不適合種植的荒地,如荒山、溝邊、溝邊、三灘(海灘、沙灘、鹽灘和堿性灘)、堤壩、公路和鐵路、高速公路、房屋等。發(fā)達的根系可以充分利用土壤水分,也可以在干旱的斜坡上生長。同時,它具有一定的耐澇性,因此也可以種植在溝渠、坑洼和短期漬澇地區(qū)。正常情況下,當年種植后高度大于1米,當年滅茬后高度大于2米。每叢大約有20個芽,生長壽命可達30年以上。
種植紫穗槐時,秋季每畝可收獲5000多公斤綠色枝葉。經過2-3年的種植,每年每畝可收獲1500-2500公斤,足夠3-4畝肥料快速改良土壤。紫穗槐是一種營養(yǎng)豐富的飼料植物,葉片多,營養(yǎng)豐富,含有大量的粗蛋白、維生素等。紫穗槐每500公斤風干葉含有12.8公斤蛋白質、15.5公斤粗脂肪、5公斤粗纖維和209公斤可溶性無氮提取物。粗蛋白含量為苜蓿的125%。雖然新鮮飼料有澀味,但對牛羊有好處。經過粗加工后,可用作豬、羊、牛、兔和家禽的飼料。紫穗槐樹枝柔韌纖細,干燥光滑,也是編織籃子的好材料。
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Linn.)豆科落葉灌木,高1-4米。紫穗槐系多年生優(yōu)良綠肥,蜜源植物,耐瘠,耐水濕和輕度鹽堿土,又能固氮。葉量大且營養(yǎng)豐富,含大量粗蛋白、維生素等,是營養(yǎng)豐富的飼料植物。落葉灌木,叢生,高1-4米。小枝灰褐色,被疏毛,后變,嫩枝密被短柔毛。葉互生,奇數(shù)羽狀復葉,長10-15厘米,有小葉11-25片,基部有線形托葉;葉柄長1-2厘米;小葉卵形或橢圓形,長1-4厘米,寬0.6-2.0厘米,先端圓形,銳尖或微凹,有一短而彎曲的尖刺,基部寬楔形或圓形,上面或被疏毛,下面有白色短柔毛,具黑色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