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在吊頂內(nèi)設置時,槽蓋開啟面應保持80毫米的垂直凈空,線槽截面利用率不應超過 50%。
布放在線槽的纜線可以不綁扎,槽內(nèi)纜線應順直,盡量不交叉,纜線不應溢出線槽,在纜線進出線槽部位、轉彎處應綁扎固定。垂直線槽布放纜線應每間隔1.5米固定在纜線支架上。
在水平、垂直橋架和垂直線槽中敷設電纜時,應對纜線進行綁扎。4對線電纜以24根為束,25對或以上主干線電纜、光纜及其它信號電纜應根據(jù)纜線的類型、纜徑、纜線芯數(shù)分束綁扎。綁扎間距不宜大于1.5米,扣間距應均勻,松緊適度。
橋架水平敷設時,支撐間距一般為1.5-3m,垂直敷設時固定在建筑物構體上的間距宜小于2m。
金屬線槽敷設時,在下列情況下設直至架或吊架:線槽接頭處;間距3m;離開線槽兩端口0.5m處;轉彎處。
電纜橋架安裝說明
金屬線槽布線
(1)金屬線槽布線搬適用于正常環(huán)境的室內(nèi)干燥和不易受機械損傷的場所明敷,但對金屬線槽有嚴重腐蝕的場所不應采用。
(2)同一回路的所有相線和中性線,應敷設在同一金屬線槽內(nèi)。同一路徑無防干擾要求的線路,可敷設于同一金屬線槽內(nèi),線槽內(nèi)電線或電纜的總截面(包括外護層)不應超過線槽內(nèi)截面的20%,載流導線不宜超過30根。它有造型美觀、結構簡單、重量輕、載荷大以及安裝方便等等優(yōu)點,它不僅可以在動力電纜的安裝方面運用到,同時也適合于控制電纜的敷設??刂?、信號或與其相類似的線路,電線或電纜的總截向下應超過線槽內(nèi)截面的50%,電線或電纜根數(shù)下限。
下列不同電壓,不同用途的電纜,不宜敷設在同一層橋架上: 1)lkV以上和1kV以下的電纜。
2)同一路徑向一級負荷供電的雙路電源電纜。 3)應急照明和其他照明的電纜。 4)強電和弱電電纜。
如受條件限制需安裝在同一層橋架上時,應用隔板隔開。
電纜橋架與各種管道平行或交叉時,其1小凈距應符合表DQ4-1的規(guī)定。
電纜橋架不宜安裝在腐蝕性氣體管道和熱力管道的上方及腐蝕性液體管道的下方,否則應采取防腐、隔熱措施。
電纜橋架內(nèi)的電纜應在下列部位進行固定。垂直敷設時,電纜的上端及每隔1.50~2m處。水平敷設時,電纜的首、尾兩端、轉彎及每隔5~10m處。
電纜橋架可以是電纜通用化,標準化,更加有利于輸電電纜的運輸和管理,在輸電系統(tǒng),室內(nèi)配線系統(tǒng)和室外輸電系統(tǒng)鋪設橋架以正好的保證電路的安全性。
而橋架本身有著很多的優(yōu)點,合理的設計和精加工標準使得符合不同的電纜線路。從目前的市場看來,橋架規(guī)格多種多樣,結構結實合理,價格實惠,施工鋪設過程沒有過于冗雜的步驟,維修方便等。所以工程師才將架橋引入到電纜運輸領域,在這里,電纜橋架更好的發(fā)揮本身的作用,可以說是必備的材料。公司生產(chǎn)的輕型高強度節(jié)能型橋架正是體現(xiàn)了這一原則,通過加筋設計,提高橋架受力能力的同時節(jié)約材料,減輕重量,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