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土地神像的的寓意
中國南方供奉土地神像的廟常有對聯(lián)稱:“公公做事公平,婆婆苦口婆心”。
漢族許多地區(qū)的習俗,每個人出生都有“廟王土地”——即所屬的土地廟,類似于每個人的籍貫;人去世之后,道士做超度儀式(即做道場)時,都會去其所屬土地廟作祭祀活動?;蛘呤切滤乐说募覍?,到土地神廟,稟告死者姓名生辰等資料,以求土地神為死者引路。
閩南、臺灣人則認為,土地神可以保佑農業(yè)收成,也可以保佑生意人經商順利,旅客旅途平安,甚至還保護墳墓,不受邪1魔的侵擾。
土地神是功能性極強的神明。一般說法土,地神為地方之守護神祇,為一鄉(xiāng)一里之神。
土地神的起源
土地神,源于古人對土地的崇拜,古人認為土生萬物,土地神是廣為敬奉的神之一。從上古開始,社神就成為了祭祀系統(tǒng)中的祀典之神。在歷史發(fā)展演變中,后世附會的社神有三個:
1.一說是共工的女兒, 共工怒撞不周山之后,其女兒封為社神,盤古之后第三位誕生的大神叫做后土。便是現(xiàn)在非常有名的后土皇地只,又稱后土娘娘。她掌陰陽,育萬物.
2.一是句龍,《禮記·祭法》記載:“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千九州,故祀以為社”。
3.一是禹,傳說他勤勞天下,死后托祀于后土之神。大地生長草木五谷,養(yǎng)育人類,故被視為無窮力量的神。
古代對土地的崇拜和對’:帝的崇拜,具有重要的意義。祭土地是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小民百姓一年中的大事。先秦時期社神地位極高,故“社稷”一詞通常作為國家的代稱,祭祀典禮也由天子或各地行政長官主持。
漢唐以后,社:神的地位有所下降,祭祀也不限一地,其原因是因為“土地闊不可盡祭,故封土為社以報功。”所以各地山陵園地,均有大社壇,這些社壇以后又演變?yōu)楦鞣N:土地廟,社神也由顯赫的大神演變?yōu)槊髑逍≌f中所描寫的猥瑣的土地老兒。
為什么觀音石雕神像這么受歡迎?
現(xiàn)在很多地方會仿觀音的石雕神像,那么為什么觀音石雕神像這么收到中國人的歡迎呢?
要說到觀音,中國人可以說是一點也不陌生,因為每個人肯定小時候都看過西游記,救苦救難的觀音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每當我們在某個地方看到觀音石雕神像時,則是倍感親切。
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觀音石雕神像的樣式也是多種多樣。例如石雕三面觀音,顧名思義就是有三個面的石雕觀音像。正面造型手持篋,右邊造型手持蓮花,左邊造型手持念珠。分別代表了智慧、平安、仁慈。還有石雕四面觀音。比三面石雕觀音多一面,多了一尊手持水瓶的觀音,代表著福音。四尊觀音分別站位東、南、西、北面,四面石雕觀音整體顯得莊重慈悲,代表著智慧、平安、如意、傳承。后就是我們常說的千手觀音,千手觀音代表著無邊之意,石雕千手觀音中的千手代表一千輪王,千眼代表一千尊佛,它的含義是觀世音菩薩的手多。眼多、智慧多、有求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