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假山提高混凝土的極限拉伸強度選擇良好級配的粗骨料,嚴格控制其含泥量,加強混凝土的振搗,提高混凝土密實度和抗拉強度,減小收縮變形,保證施工質(zhì)量。采取二次投料法,二次振搗法,澆筑后及時排除表面積水,加強早期養(yǎng)護,提高混凝土早期或相應齡期的抗拉強度和彈性模量。在大體積混凝土基礎內(nèi)設置必要的溫度配筋,在截面突變和轉折處,底、頂板與墻轉折處,孔洞轉角及周邊,增加斜向構造配筋,以改善應力集中,防止裂縫的出現(xiàn).
這類基礎強度高,施工快捷、基礎深度是依疊石高度而定,一般30一50cm、常用混凝標號為C15,配比為水泥:沙:卵石=1:2:4.叢寬一般各邊寬出山體底面30 - 50cm,對于山體特別高大的工程,還應做鋼筋混凝上基礎。假山無論采用哪種基礎.其表面不宜露出地表.低于地表20cm。這樣不僅美觀又易 在山腳種植花草。在澆筑整體基礎時.應留出種樹的位置,以便樹木生長。
假山保證設計強度;限制收縮以防開裂。對于(1)、(2),養(yǎng)護可使水泥水化正常進行以增強強度與粘結。對于(3),應上減少體積損失、收縮與可能的開裂??刂剖ニ?,換而言之,即補充水分是養(yǎng)護的基本點,再外加溫度的控制。工程實踐可分成幾個階段并可用不同的方法。脫模前與脫模時。在修飾后,通常用潔凈而的聚乙烯薄膜將模具包住,這是防止GRC中所含水分的蒸發(fā)和受到風的影響,同時也有助于保持水化熱。
大型假山磚塑或鋼筋塑石,可依地附勢,隨意發(fā)揮,山體輕便,制作簡單,成本低。塑石石內(nèi)為空心,山體較輕,大型假山制作在水池中,只要其基礎處理得好不會出現(xiàn)荷載問題。在公園,大型商住小區(qū),公共環(huán)境等制作山水景觀,多用塑石造型。一般常見的景觀水池深度均為0.6~0.8m,這樣作法的原因是要保證合肥假山噴泉的吸水口的淹沒深度,并且池底為一整體的平面,也便于池內(nèi)管路設備的安裝施工和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