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生物質燃料由秸稈、稻草、稻殼、花生殼、玉米芯、油茶殼、棉籽殼等以及'三剩物'經過加工產生的塊狀環(huán)保新能源。生物質顆粒的直徑一般為6~10毫米。
根據瑞典的以及歐盟的生物質顆粒分類標準,若以其中間分類值為例,則可以將生物質顆粒大致上描述為以下特性:生物質顆粒的直徑一般為6~8毫米,長度為其直徑的4~5倍,破碎率小于1.5%~2.0%,干基含水量小于10%~15%,灰分含量小于1.5%,硫含量和氯含量均小于0.07%,氮含量小于0.5%。
“生物顆粒燃料的原料的種類繁多,有纖維素、木質素、果膠質等成分含量有較大差別。生物顆粒燃料的原料的傳導性差,反彈性很強,被壓縮成型的條件也有很大差異。生物顆粒燃料是由密度小的壓縮成密度達的,原料的含水量原料種類、地域、季節(jié)及氣候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原料水分問題成為制約熱壓成型的一大難題。
近日,環(huán)保部印發(fā)《高污染燃料目錄》。與此前0二次征求意見稿不同,規(guī)范燃用的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不再納入高污染范疇。
在生物質顆粒的貿易中,常常會出現買賣雙方先對指標的情況,那么常用的生物質顆粒指標具體包括那些呢?
生物質顆粒的指標是需要經過專0業(yè)檢驗機構對一定重量的顆粒樣品進行檢測后得出的化驗結果,由工業(yè)分析指標和元素分析指標兩大部分構成,工業(yè)分析指標為檢測的必須指標,而元素分析則可視需要進行檢測(國際貿易中常用)。
易粒網為您分享工業(yè)分析指標,及其在顆粒貿易和使用中的意義。
生物質顆粒燃料特性
生物質顆粒燃料密度為700~1300kg/立方米;灰分:1%~10%;水分:≤10%;熱值:3500~5000千卡/kg,熱值約為煤的70-90%,即1.5噸的生物質顆粒燃料相當于1噸煤的熱值。生物質顆粒燃料引燃后的有機廢氣:CO2幾乎零排放;NO2小于14mg/立方米(微量分析),SO小于240mg/立方米,遠遠地小于國家0標準,煙0塵低于12mg/立方米,遠遠地小于國家0標準。因此,生物質顆粒燃料除了可替代煤、油等然料外,還能確保減少空氣污染,符合現如今節(jié)能減排的指導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