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研究臭氧氧化氨氮的降解過程,結(jié)果表明,當pH值增大時,產(chǎn)生一種氧化能力很強的HO˙自由基,氧化速率顯著加快。研究表明臭氧能將氨氮氧化成亞,并能將亞氧化成,水體中的氨氮濃度隨著時間的增加而降低,氨氮的去除率約為82%。以CuO-Mn02-Ce02為復合催化劑處理氨氮廢水。實驗結(jié)果表明,新制備的復合催化劑氧化活性顯著提高,適宜的工藝條件為255℃,4.2MPa和pH=10.8。處理初始濃度為1023mg/L的氨氮廢水,在150min內(nèi)氨氮去除率可達到98%,達到國家二級((50mg/L)排放標準。
研究含氨氮廢水在循環(huán)流動式電解槽中的電化學氧化,其中陽極為Ti/Ru02-TiO2-Ir02-SnO2網(wǎng)狀電極,陰極為網(wǎng)狀鈦電極。結(jié)果表明,在氯離子濃度為400mg/L,初始氨氮濃度為40mg/L,進水流量為600mL/min,電流密度為20mA/cm2,電解時間為90min時,氨氮去除率為99.37%。表明電解氧化含氨氮廢水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
回流在生物脫氮工藝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向反應器提供氮源作為反硝化底物發(fā)生反硝化反應,從而實現(xiàn)轉(zhuǎn)化還原為N2。IR在影響反硝化效果的同時也會波及到回流動力消耗,是生物脫氮系統(tǒng)中一個有著現(xiàn)實意義的參數(shù)。抑制物質(zhì)許多物質(zhì)會抑制活性污泥過程中的硝化作用,例如:過高濃度的氨氮、重金屬、有毒物質(zhì)以及有機物。對硝化反應的抑制作用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干擾細胞的新陳代謝,二是破壞細菌的氧化能力。
脫氨膜系統(tǒng)一般用于高氨氮廢水處理中,氨氮在水中存在以下平衡:NH4- OH-= NH3 H2O運行中,含氨氮廢水流動在膜組件的殼程,酸吸收液流動在膜組件的管程。廢水中PH提高或者溫度上升時,上述平衡將會向右移動,銨根離子NH4-變成游離的氣態(tài)NH3。這時氣態(tài)NH3可以透過中空纖維表面的微孔從殼程中的廢水相進入管程的酸吸收液相,被酸液吸收立刻又變成離子態(tài)的NH4-。保持廢水的PH在10以上,并且溫度在35℃以上(50 ℃ 以下),這樣廢水相中的NH4就會源源不斷地變成NH3向吸收液相遷移。從而廢水側(cè)的氨氮濃度不斷下降;而酸吸收液相由于只有酸和NH4-,所以形成的是非常純凈的銨鹽,并且在不斷地循環(huán)后達到一定的濃度,可以被回收利用。而該技術的使用一方面可以大大的提升廢水中氨氮的去除率,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廢水處理系統(tǒng)的運營總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