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的回憶 大概在100多年前,Emil Berliner創(chuàng)造了機械留聲機。唱針滑過唱片溝槽所產(chǎn)生的機械振動非常強勁,無法聽到,當時又沒有電子放大器,所以用一個號角把振膜的振動放大,使人耳可以聞聲,這就是最早的號角喇叭。爾后,一些號角喇叭的先驅者如Gustavus、Webster、Klipsch和Voigt消費了數(shù)十年的時間探究號角技術的基本法則。1926年,Paul Voigt初次向英國專利局提交了tractrix號角的專利請求。 爾后就開始了號角喇叭的黃金時代。那時的電子管功放輸出功率很小,必須應用高效率的喇叭與之配合,于是號角喇叭成為一時之盛。知名的經(jīng)典產(chǎn)品有Altec Lansing設計的The Voice of the Theatre、Paul Klipsch的Klipschorn、Jensen公司的Imperial Hyphex Horns、Paul Voigt的Voigt Domestic Corner Horn以及英國Lowther公司的Acousta和Audiovector等。1925年,Kellog和Rice創(chuàng)造了動圈式喇叭,當時把這種喇叭稱為“沒有號角的喇叭“,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號角喇叭仍然居于優(yōu)勢位置。直到1947年,貝爾實驗室的Bardeen、Brattain和Shockley創(chuàng)造了晶體管。因為晶體管可以獲得更大的輸出功率,高效率的喇叭已經(jīng)不再是不可缺乏的必要條件,隨著電子管的衰敗,號角喇叭也日益衰敗了。但即便在今日,仍然有一部分人覺得:高效率并不是號角喇叭的惟一優(yōu)點,它具備一些其它揚聲體系不具備的奇特優(yōu)點,仍然有存在的理由,并保持始終地推出新產(chǎn)品。

除了能提高效率之外,行程變短的另一個益處是使瞬態(tài)響應得到改良。與安裝在音箱中的喇叭相比,號角喇叭的行程會減小到無號角時的1÷10,運動速度則將因之而增長10倍。假如要在相同的時間內從靜止狀況啟動而達到這一速度,加速度也必須增長10倍,其成果是所吸收的能量將增長100倍。因此,號角喇叭具備非常疾速的瞬態(tài)響應,它所驅動的空氣幾乎沒有慣性,這種疾速啟動和剎車能力是非號角喇叭無法實現(xiàn)的。當驅動信號過去之后,振膜會極端敏捷地復原中立位置,厭惡的剩余振蕩可以得到有效的抑制。因此,號角喇叭的解析力特別好,音樂細節(jié)特別豐盛。

號角喇叭的主觀聽感號角喇叭的聲音特征是動態(tài)宏大,聲場定位正確。另外,號角喇叭受房間的影響比較小。這是因為它的輻射角度比較小,在特定角度之外的區(qū)域中,聲壓將急劇下降,這就大大減少了房間的反射聲。在房間里傾聽球形號角時,我們聽到的聲音中大概85%是直達聲,只要15%的反射聲。因此,號角喇叭對擺位及房間的要求比較寬松,在不同的房間里,無論是大房間還是小房間,聲音差別不會很大。而且,它不會像輻射角度很大的普通音箱那樣有大批反射聲迭加在原始錄音上,從而使聲像模糊不清。號角音箱的聲場清楚正確,可以保持原始錄音的空間感和現(xiàn)場感??梢杂X得出每件樂器的位置。此外,正如前面已經(jīng)說過的:號角喇叭具備很強的解析力。它就像一個放大鏡,會把體系中的所有優(yōu)點和缺點都暴顯露來而不會加以掩蓋和美化。所以,要用號角喇叭獲得好聲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號角喇叭的優(yōu)點
號 角喇叭的優(yōu)點在哪裡?我們都知道號角喇叭的效率很高,其實效率高并不是號角喇叭的優(yōu)點,許多錐盆喇叭的效率也達九十幾dB啊。號角喇叭的優(yōu)點是因為只需振 膜往復運動一點點間隔,就可以推動很大的空氣能量,因為振膜往復運動的間隔很短,失真率就低很多。而錐盆式喇叭想要推動很大的空氣能量,就必須做激烈大幅 度的往復運動。當錐盆在做激烈大幅度的往復運動時,失真往往非常高。換句話說,表面上看號角喇叭的優(yōu)點是效率高,其實真正的優(yōu)點是失真非常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