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鍍鎳介紹
鎳是銀白色微帶黃色光澤的金屬,元素符號是Ni,原子序數(shù)為28,原子量是58.7,相對密度為8.9,化合價為2,標準電極電位是一O.250V(Ni /Ni),鎳的熔點為l453℃,沸點為2732℃。
硬度高,但塑性好,能被磁鐵吸引,鎳的化學穩(wěn)定性較高,在空氣中不易被氧化,耐強堿,與鹽酸、硫酸作用緩慢,能溶于肖酸。
鎳除了用作合金、不銹鋼、造幣、做電極和催化劑外,一個很重要的用途就是電鍍。
無論是在裝飾性電鍍,還是防護性電鍍以及功能性電鍍中,鎳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電鍍技術(shù)中的主流鍍種。
現(xiàn)在流行的鍍鎳工藝是以被叫做瓦特鎳的硫酸鹽鍍鎳液為基礎(chǔ)而研制的工藝。
由于所用光亮劑的不同而分為暗鎳、半光亮鎳、光亮鎳和多層鎳(高硫鎳、鎳封等),還有緞面鎳、黑鎳等,除了硫酸鹽鍍鎳,還有用于電鑄的鹽鍍鎳、氟硼酸鹽鍍鎳等。
電鍍加工后的除氫方法:
1、一般除氫方法
(1)將需除氫的鍍件放在烘箱內(nèi)(盡量放在真空爐內(nèi)),或在熱油中(適用于鍍硬鉻件),在200~250℃下處理3H以上。
(2)熱油中除氫能獲得與在烘箱中除氫具有同樣的效果,由于其受熱均勻,對鍍層還具有填充孔隙的作用,有利于提高鍍層的防護功能,對設(shè)備要求也簡單。
2、根據(jù)工件要求提出電鍍加工后的除氫方法
3、熱油代替在烘箱內(nèi)除氫
鍍鉻的電流效率很低,因而鍍層孔隙率較高,且鍍層極易鈍化,同時由于鋼鐵件表面的鉻層優(yōu)勢陰極性鍍層,當鍍層厚度較薄時極易引起銹蝕。為改善這一缺陷環(huán)節(jié),可采取熱油除氫代替在同樣工藝條件下的烘箱中除氫工藝。實踐證明,該工藝方法既可保持工件各部分的溫度均勻,達到完整的除氫效果,又可有效想鉻層的孔隙、裂縫中填充油脂,從而提高了鉻層的防護能力。
4、除氫溫度不能太高
例如,鍍鋅后,除氫是采用加熱的方法將氫從金屬中趕走的。除氫的功效與除氫的溫度、保溫時間的長短有關(guān)。除氫的溫度越高,時間越長,除氫就越徹底。但不能超過250攝氏度。因為在這個溫度下鍍鋅層的結(jié)晶組織會變形、發(fā)脆、抗蝕性能下降。
電鍍局部工藝方法
根據(jù)日常的工作經(jīng)驗,現(xiàn)介紹電鍍中常用的幾種局部電鍍工藝方法。
包扎法
這種方法是用膠布或塑料的布條、膠帶等材料對非鍍面進行絕緣保護,其包扎的方法根據(jù)零件的形狀而定。包扎法適用于簡單零件,特別是形狀規(guī)則的圓形零件。包扎法是簡單的絕緣保護方法。
專用夾具法
專用夾具法,又叫仿形夾具法。也就是說,對于某些形狀比較復(fù)雜的零件,可以仿照零件的形狀設(shè)計出專用的絕緣夾具,從而可大大提高生產(chǎn)效率。如軸承內(nèi)徑或外徑進行局部鍍鉻時,就可以設(shè)計一種專用的軸承鍍鉻夾具,且這種夾具還可以重復(fù)多次使用。
蠟劑保護
用蠟制劑絕緣的特點是,與零件的粘接性能好,使用溫度范圍寬,絕緣層的端邊不會翹起,因此,適用于對絕緣端邊尺寸公差要求高、形狀較復(fù)雜的零件。此外,蠟制劑也可重復(fù)使用,損耗小,但其使用方法比較復(fù)雜,周期較長。涂覆蠟制劑時,零件應(yīng)預(yù)熱到50~70℃ ,再涂覆熔化了的蠟制劑,先涂一薄層,覆蓋整個需絕緣的表面,這時蠟不應(yīng)中途凝固,然后再反復(fù)涂至所需厚度。涂覆后在尚未冷卻到室溫之前的溫熱狀態(tài)下,用小刀對絕緣端邊進行修整,再用棉球沾氣油反復(fù)擦拭欲鍍表面,該操作要十分仔細。鍍后可在熱水或?qū)S孟炌皟?nèi)將蠟制劑熔化回收,然后用氣油等溶劑或水溶性清洗劑對零件進行清洗。
電鍍工藝過程一般包括電鍍前處理,電鍍及鍍后處理三個階段。如果只是認為電鍍加工只有電鍍這項工藝,那就錯啦!
電鍍前,要做這些步驟:
一步,使表面粗糙度達到一定要求,可通過表面磨光、拋光等工藝方法來實現(xiàn)。
第二步,去油脂,可采用溶劑溶解以及化學,電化學等方法來實現(xiàn)。
第三步,除銹,可用機械、酸洗以及電化學方法除銹。
第四步,活化處理,一般在弱酸中侵蝕一定時間進行鍍前活化處理。
做完上述步驟,才開始電鍍。電鍍了還沒完事,還要做簡單的后處理,簡單的后處理包括熱水清洗和干燥,根據(jù)金屬的用途或設(shè)計目的,又可以將其后處理分為三類,即提高或增強防護性、裝飾性和功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