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電鍍的種類有哪些
漢銘表面處理為大家介紹電鍍的種類有哪些?
電鍍即是通過一定的方法在工件表面形成覆蓋層的過程,其目的是賦以制品表面美觀、防腐蝕的效果,進行的表面處理方法都歸結于以下常用幾種方法:
1、鍍
電鍍:將接受電鍍的部件浸于含有被沉積金屬化合物的水溶液中,以電流通過鍍液,使電鍍金屬析出并沉積在部件上。一般電鍍有鍍鋅、銅、鎳、鉻、銅鎳合金等,有時把煮黑(發(fā)藍)、磷化等也包括其中。
2、熱浸鋅電鍍:熱浸鋅電鍍通過將碳鋼部件浸沒溫度約為510℃的溶化鋅的鍍槽內完成。其結果是鋼件表面上的鐵鋅合金漸漸變成產(chǎn)品外表面上的鈍化鋅。熱浸鋅電鍍是一個類似的過程。
3、機械電鍍:機械電鍍通過鍍層金屬的微粒來沖擊產(chǎn)品表面,并將涂層冷焊到產(chǎn)品的表面上。一般螺絲多采用電鍍方式,但用在電力、高速公路等室外的六角木螺釘?shù)扔脽峤\。
?模具電鍍工藝
模具電鍍工藝與焊接分析:
母材中Cu、Ni元素的含量對模具零件淬火裂紋的影響較大,標準范圍為0.90%~1.00%,這2種元素含量越高,普通火焰淬火與高配淬火后模具零件出現(xiàn)裂紋的概率越大,但一定程度上可提升激光淬火質量。當前技術條件下,大部分鑄造廠對Cu、Ni的配比通常使用下限值。母材中Cu、Ni含量分別為0.97%與0.94%,屬于中等偏上水平。核實模具廠熱處理數(shù)據(jù)庫發(fā)現(xiàn),該模具零件熱處理階段采用普通火焰淬火與高配淬火工藝,增加了淬火裂紋出現(xiàn)的敏感性。此外,針對模具零件型面焊接區(qū)域,存在的焊接缺陷或熱應力也會導致模具零件鍍鉻時產(chǎn)生裂紋。因此,模具零件熱處理及焊接工藝選擇不當,在淬火或焊接過程中產(chǎn)生了顯微裂紋,這些裂紋在后期承受巨大沖擊載荷或酸洗鍍鉻過程中作為裂紋源不斷生長與擴展,是模具零件電鍍后出現(xiàn)裂紋的主要因素。
電鍍在結構設計時有幾點也要關注,外形要適合于電鍍處理:
1)表面凸起蕞好控制在0.1~0.15mm/cm,盡量沒有尖銳的邊緣。
2)如果有盲孔的設計,盲孔的深度蕞好不超過孔徑的一半,負責不要對孔的底部的色澤作要求。
3)要采用適合的壁厚防止變形,蕞好在1.5mm以上4mm以下,如果需要作的很薄的話,要在相應的位置作加強的結構來保證電鍍的變形在可控的范圍內。
4)在設計中要考慮到電鍍工藝的需要,由于電鍍的工作條件一般在60度到70度的溫度范圍下,在吊掛的條件下,結構不合理,變形的產(chǎn)生難以避免,所以在塑件的設計中對水口的位置要作關注,同時要有合適的吊掛的位置,防止在吊掛時對有要求的表面帶來傷害。
鍍層的孔隙是指鍍層表面直至基體金屬的細小孔道 ??紫洞笮∮绊戝儗拥姆雷o能力。測定孔隙的方法有貼濾法﹑涂膏法﹑浸漬法等。
1. 貼濾紙法:將浸有測試溶液的潤濕紙貼于經(jīng)預處理的被測試閏上,濾紙上的試液滲入孔隙中與中間鍍層或基體金屬作用,生成具有物征顏色的斑點在濾紙上顯示。然后以濾紙上有色的多少來評定鍍層孔隙率。
2. 浸漬法:將試樣浸于相應試液中,通過試液滲入鍍層孔隙與基體金屬或中間鍍層作用,在鍍層表面產(chǎn)生有點,然后檢查鍍層表面有點多少來評定鍍層的孔隙率。本法適用于檢驗鋼鐵﹑銅或銅合金和鋁合金基體表面的陰極性鍍層的孔隙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