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在有機廢氣處理工程中針對排放廢氣的不同情況,可以采用不同形式的催化燃燒工藝,但不論采用什么工藝方式,它的流程組成都具有共同的特點,接下來,就為朋友們簡單介紹下催化燃燒設備的大致工藝流程。
1、進入催化燃燒裝置的氣體首要經過預處理,除去粉塵、液滴及有害組分,避免催化床層的堵塞和催化劑的中1毒。
2、進行催化床層的氣體溫度必須要達到所用催化劑的起燃溫度,催化反應才能進行。因此對于低 于起燃溫度的進氣,必須進行預熱使其達到起燃溫度。特別是開車時,對冷時氣必須進行預熱,因此催化燃燒法蕞適于連續(xù)排氣的凈化,經開車時對進氣預熱后,即 可利用燃燒尾氣的熱量預熱進口氣體。若廢氣為間歇排放,每次開車均需對進口冷氣癸進行預熱,預熱器的頻繁啟動,使能耗大大增加。氣體的預熱方式可以采用電 熱線也可以采用煙道氣加熱,目前應用較多的為電加熱。
3、催化燃燒反應放出大量的反應熱,因此燃燒尾氣溫度很高,對這部分熱量必須回收。一般首先通過換熱器將高溫尾氣與進口低溫氣體進行熱量交換以減少預熱能耗,剩余熱量可采用其他方式進行回收,在生產裝置排出的有機廢氣溫度較高的場合,如漆包線、絕緣材料等烘干溫度可達300度以上,可以不高置預熱器和換熱器。 但燃燒尾氣的熱量仍應回收。
有機廢氣處理中催化燃燒工藝流程有分建式與組合式兩種。
在分建式流程中,預熱器、換熱器、反應器均作為獨立設備分別設立,其間用相應的管路連接,一般應用于處理氣量較大的場合。
組合式流程將預熱、換熱及反應等部分組合安裝在同一設備中,即所謂催化燃燒爐,流程緊湊、占地小,一般用于處理氣量較小的場合。我國有這類裝置的定型產品,可根據處理氣量的大小進行選擇。
廢氣處理設備應具備以下基本要求:
1、設備內氣體與液體應有足夠的接觸面積和接觸時間。
2、氣液兩相應具有強烈擾動,減少傳質阻力,提高吸收效率。
3、操作范圍寬,運行穩(wěn)定。
4、設備阻力小,能耗低。
5、具有足夠的機械強度和耐腐蝕能力。
6、結構簡單、便于制造和檢修。
絕大部分工業(yè)廢氣是屬于易然易暴、有毒有害的有機物、化合物,這種危險的化學物品在廢氣處理工程中,對于廢氣處理設備的安全性尤其的重要。我們的設計與制造原則是:安全第壹,其次是達到環(huán)境排放標準。如果設備脫離了安全性,一切工作都是沒有意義的。
催化燃燒設備根據廢氣含量的不同和每天工作時間的不同,設定脫附時間。一般7-15天進行脫附。脫附時間為3-5小時。
催化燃燒設備的脫附時間主要由活性炭的填充量和活性炭的碘值來決定。活性炭的填充量高,碘值高,催化燃燒設備的脫附時間間隔就比較長,如果催化燃燒設備選用的活性炭碘值低,而且設備里活性炭的填充量又少,催化燃燒設備就很容易達到飽和。
像這種催化燃燒設備一般的脫附時間為3-5天就要脫附一次,這樣就很大的浪費電量。增加使用費用,而且活性炭的使用壽命短,好的活性炭一般2-3年更換一次,像這種需要經常需要脫附的催化燃燒設備的活性炭基本一年就需要更換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