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關于硬度計在使用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要求:
1.試樣要求
試樣表面應平坦光滑,并且不應有氧化皮及外來污物,尤其不應有油脂,試樣的表面因能保證壓痕深度的準確測量,表面粗糙度不大于1.6um,在做可能會與壓頭粘結的活性金屬的硬度試驗時,如鈦,可以使用某種合適的油性介質(如煤油)因在報告中注明。除了HR30Tm,試驗后試樣背后應不應出現可見變形。
金剛石圓錐壓頭進行試驗,試樣或試驗層厚應不小于殘余壓痕深度的10倍,對于球壓頭進行試驗或試驗層的厚度應不小于殘余壓痕深度的15倍。除非可證明使用較薄的試樣對試驗結果沒有影響
凸圓柱面和凸球面上試驗時需用洛式硬度修正值。
2.試驗力加載要求
使壓頭與試樣表面接觸,無沖擊和振動地施加初試驗力F0,初試驗力保持時間不應超過3s無沖擊和無振動或無擺動地將測量裝置調整至基準位置,從初試驗力F0施加至總試驗力F的時間不應小于1s且不大于8s。總試驗力F保持時間因為4s±2s。然后卸除主試驗力F1保持初試驗力F0,經短時間穩(wěn)定后,進行讀數
3.壓痕間距離要求
兩相鄰壓痕中心之間的距離至少應為壓痕直徑的4倍,并且不小于2mm,任一壓痕中心距試樣邊緣的距離至少應為壓痕直徑的2.5倍,并 且不應小于1mm
4.試驗環(huán)境要求
試驗一般在10 ℃-35 ℃室溫下進行,洛式硬度試驗應選擇在較小溫度變化范圍內進行,因為溫度的變化可能會對試驗結果有影響。
里氏硬度測量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有哪些?
1、里氏硬度值測量
依托里氏硬度測量原理,通過沖擊裝置及信號處理及測量電路,把被測工件的材料硬度特性量化為里氏硬度值。這部分是里氏硬度測量的核心部分,隨著微電子技術的發(fā)展,測值精度、測值重復性等指標均能滿足生產過程的需求。因此,這部分雖然是里氏硬度測量的核心部分,但已經不是發(fā)展的重點。
2、硬度值轉換
實際的生產過程中,經?;蛞髾z測工件的布氏、洛氏、維氏、肖氏等其它硬度值,這就涉及到里氏硬度值到其它硬度的轉換。這種硬度之間的轉換關系是通過大量的對比實驗得出,并固化在里氏硬度計固件里的,這種對比關系和被測材料相關。
轉換通常有以下兩種方式:
a)通用轉換 將測定的里氏硬度值帶入通用的按材料大致分類的換算表中,得出相應的硬度值。這些換算關系是用大量有代表性的材料進行對比試驗,將試驗結果經過數據處理后得出的對比數據或對比曲線。里氏硬度計中保存的就是這種通用換算關系。通用轉換過程無須用戶介入,用戶只需在測試前對里氏硬度計進行必要設置,選擇適合的測試材料和硬度制式。對比試驗的材料范圍很大,因此通用轉換的硬度測試范圍很寬。
b)特定轉換 用代表現場特定材料做試樣,對里氏硬度與其它硬度作對比試驗,將試驗結果經過數據處理得出里氏硬度與其它硬度的對應關系。這種特定轉換可以是一個小硬度范圍內的全新的轉換關系,也可以是以現有的某一通用轉換數據表為基礎,對轉換誤差較大的某一段對比數據進行修正,重新生成轉換表。
維氏硬度計的介紹?
折疊用途維氏硬度試驗主要用于材料研究和科學試驗方面小負荷維氏硬度試驗,主要用于測試小型精密零件的硬度,表面硬化層硬度和有效硬化層深度,鍍層的表面硬度,薄片材料和細線材的硬度,刀刃附近的硬度,材料的硬度等。由于試驗力很小,壓痕也很小,試樣外觀和使用性能都可以不受影響。顯微維氏硬氏試驗主要用于金屬學和金相學研究,用于測定金屬組織中各組成相的硬度,用于研究難熔化合物脆性等。顯微維氏硬度試驗還用于或極薄零件的測試,零件厚度可薄至3μm。
硬度的作用及硬度試驗的特點
硬度的作用
硬度檢測的結果在一定條件下能敏感地反映出材料在化學成分、組織結構和處理工藝上的差異。
對某一種具體工藝方法,可通過硬度試驗,研究其工藝參數的改變引起組織與性能變化的規(guī)律。
在研究金屬焊接結構時,可利用硬度試驗法確定焊縫產生淬硬傾向以及熱影響區(qū)范圍
硬度的特點
經檢測后的制件不被破壞,留在工件表面上的試驗痕跡很小,在大多數情況下對制件使用無影響,可視為無損檢測。
硬度檢測有很高的工作效率,試樣不需要加工成特殊形狀,不論大小、厚薄及形狀,其硬度都可以由不同的方法來測定。
當硬度檢測設備簡單,易于掌握。不僅可以在固定的儀器上進行,而且還有便攜式的小型硬度計,在生產線或特大件上進行檢測。
當材料硬度與其它力學性能有一定的關系。如硬度和強度的關系較為密切,一-般說來,硬度越高,強度也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