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冠葬是中國古代一種比較奇特的葬法,其特點是墓內(nèi)無死者的尸1體,僅埋葬死者生前穿戴的衣冠。這種葬法,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這與當時的社會生活有關。在當時,氏族部落之間經(jīng)常發(fā)生掠奪財富的戰(zhàn)1爭,一些氏族首領、1軍事將領或勇士,或為保衛(wèi)氏族生存而獻1身,或在掠奪財富的戰(zhàn)1爭中戰(zhàn)死,其尸1體由于種種原因無法收回。
靈1堂的布置,講究的是要體現(xiàn)莊嚴、肅穆、哀痛的氣氛,而忌輕浮華麗的情調(diào)。靈1堂布置是否成功,檢驗的標準應看是否能使人一步入靈1堂便油然而生沉痛之感。 靈1堂的布置,一般著重在靈1堂門和靈1堂兩個部分。靈1堂門的布置是,門框上應懸一大型白紙長方型的橫額,中書“靈1堂”二字,以示靈1堂由此而入。門首須有照明裝置,橫額下在門框中間掛上中間大兩邊個素球,兩側(cè)貼白紙門聯(lián)。門聯(lián)可根據(jù)亡者生平功績請人特撰,如果有困難,亦可根據(jù)亡者情況在通行門聯(lián)中選用。
如尚未火化.將靈樞(指火葬場之公用尸盒和家制棺木)擺于靈桌的左邊,如有條件,可于靈樞或骨灰盒旁擺上常青盆景或鮮花。靈樞與靈桌中間要存一定的距離,為孝家對前來吊1孝者答禮的席位?!τ谟H友送來的挽聯(lián)、花圈、祭嶂等之物,都應陳列在靈1堂之內(nèi),可置于遺1像兩側(cè)和左右墻壁之處。各種禮物之陳列,應做到色彩調(diào)和,層次分明有序。
殯葬禮儀,進殯儀館要看自己的條件、資源、和機會,相對于來說進殯儀公司就輕松了些,但都需要從基礎做起,體力活在前期是必須的,忘掉你之前的身份或者夢想,努力干活任勞任怨吃苦耐勞,踏踏實實勤勤懇懇的工作。不管里面的關系多么的復雜,水有多深,都要搞好與同事的關系,特別是有資歷的老資格或前輩,為下一步做好準備。中華民族殯葬習俗和殯葬文化源遠流長,數(shù)萬年前就有了一定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