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互動教學系統概述
互動教學系統包含互動、教具、展示、設置四大模塊, 課堂上每位學生手持反饋器(Clicker)與教師進行雙向互動。借助教學系統讓教師能更便利的進行作品展示、交流、評價與互動,啟發(fā)課堂上更深層次的對話與思考。教學系統操作界面簡潔直觀,能更好地幫助教師展開教學工作,成為教師實踐信息化教學與學科融合的好幫手。
如需了解更多關于互動教學系統的資訊,歡迎撥打網站上的熱線電話進行咨詢。
使用互動教學系統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制訂規(guī)范的操作流程是同步課堂的保障。
開學初,由雙方協商排好課表,課前由主講教師根據雙方兼顧的原則,結合實際制定完成《同步課堂雙向備課卡》,也就是教學設計,并提天傳于教學點助教老師。課中,助教根據本地實際配合輔助主講教師完成紀律維護、點撥提醒、指揮小組等活動,并實時記載本地教學情況,教學反饋,教學效果后傳回主講教師,以便主講教師掌握教學情況。課后通過作業(yè)批改助教老師自己了解知識的掌握情況。
互動教學系統的應用模式
◆ 廣播式課堂:課堂主持人和講課人可以取消學生的所有操作權限,形成一對多模式的授課環(huán)境。
◆ 交互式教學:符合傳統課堂教學和交流模式,每個學生都有發(fā)言﹨提問和被提問的機會。
◆ 協作式學習:以學生為主導的課堂活動。課堂主持人可以將講課人角色輪流分派給每個聽課人,從而能夠一起研討和交流。
◆ 網絡答疑室:分為一對一和一對多兩種模式,學生可以選擇不同的教師提問,助教負責維護課堂秩序,協調課堂中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使網絡答疑有秩序,有效地進行。
互動教學系統——什么是互動式教學?
互動式教學是一種民主、自由、平等、開放式的教學?!半p向互動”能夠形成,必須經由教員和學員的能動機制、學員的求知內在機制和師生的搭配機制共同形成,根本上取決于教員學員的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以及教員教學觀念的轉變。所以,營造民主的課堂氛圍,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是開展互動式教學的基本前提和條件。
必須突出多邊互動。教學過程是一個全息的過程,要促使每個學員、教員積極參與其中,而決不能只局限于教員與個別學員之間。對于不主動發(fā)言的學員,教員可以采取“拋繡球”的方式,觸動其思考回答問題,也可點名回答。只有互動教學的全員性、廣泛性,才能實現教學互動向更深更廣的方向拓展,使全體學員能力得到培養(yǎng)和鍛煉。必須鼓勵學員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