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1957年由北京向天津、沈陽及東北地區(qū)、太原等地大力推廣使用,受到各地的歡迎。1958年我國已能自行生產農用聚乙烯薄膜,因而小棚覆蓋的蔬菜生產已很廣泛。60年代中期小棚已定形為拱形,高1米左右,寬1.5-2.0米,故稱為小拱棚。由于棚型矮小不適于在東北冷涼地區(qū)應用,1966年長春市郊區(qū)首先把小拱棚改建成2米高的方形棚。但因抗雪的能力差而倒塌,經過多次的改建試用,終于創(chuàng)造了高2米左右,寬15米,占地為1畝的拱形大棚。1970年向北方 各地大力推廣。1975、1976及1978年連續(xù)召開了三次'全國塑料大棚蔬菜生產科研協(xié)作會'會議對大棚生產的發(fā)展起了推動作用。我國于1955年秋引進農用薄膜,首先在北京用于小棚覆蓋蔬菜,獲得了早熟增產的效果。1976年太原市郊區(qū)建造了29種不同規(guī)格的大棚,為大棚的棚型結構、建造規(guī)模提供了豐富的經驗。
云南移動苗床廠家,昆明移動苗床建設,歡迎咨詢正規(guī)廠家。我們設計生產的移動苗床、溫室大棚具有造價低、使用壽命長、實用效果好、便于安裝和移動等優(yōu)點,歡迎來電咨詢。
新的塑料薄膜透光率可達80-90%,但在使用期間由于灰塵污染、吸附水滴、薄膜老化等原因、而使透光率減少10-30%。大棚內的光照條件受季節(jié)、天氣狀況、覆蓋方式(棚形結構、方位、規(guī)模大小等)、薄膜種類及使用新舊程度情況的不同等,而產生很大差異。大棚越高大,棚內垂直方向的輻射照度差異越大,棚內上層及地面的輻照度相差達20-30%。在冬春季節(jié)以東西延長的大棚光照條件較好、它比南北延長的大棚光照條件為好,局部光照條件所差無幾。但東西延長的大棚南北兩側輻照度可差達10-20%。 不同棚型結構對棚內受光的影響很大,雙層薄膜覆蓋雖然保溫性能較好,但受光條件可比單層薄膜蓋的棚減少一半左右。用08、10、15、20或者195-Q235的鋼帶制作成的,為了防腐蝕,有的要進行滲鋁處理。 此外,連棟大棚及采用不同的建棚材料等對受光也產生很大的影響。
五、注意事項
1.人工補濕方面。使用水簾和風機的鋼構大棚內部濕度在65%-75%,這還遠遠不能達到香菇生產的濕度要求,這就需要人工補濕工作的增加。一般情況下在風機不打開的時候大棚內溫度會快速上升,風機打開濕度就會馬上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