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潤滑管壁
泵送混凝土前,應用清水潤滑管道基礎導管,先送砂漿,后送混凝土,以防止管道堵塞。泵前用水濕潤管道后,從管道的zui低點將管道接頭松開,將余水全部放掉,或者在泵水之后、泵送砂漿之前,放入一個海綿球,將砂漿與水分開。泵送混凝土完畢清洗管道時,也要放入一個海綿球,將水與混凝土分開,否則極易造成堵管。泵送混凝土完畢,必須認真清洗料斗及輸送管道系統。缸內的殘留混凝土如果清除不干凈,混凝土容易在缸壁上固化,當活塞再次運行時,活塞密封面將直接承受缸壁上已固化的混凝土對其的沖擊,導致推送活塞局部剝落。這種損壞不同于活塞密封的正常磨損,密封面無法在壓力的作用下自我補償,從而導致漏漿或吸空,引起泵送無力、堵管等。
管道基礎導管包封
管道在敷設完成后,如果埋深比較淺或者管道周圍有其他管線跨越時,應該對管群采取包封加固,在管道兩側及頂部采用C15混凝土包封80-100mm。做包封時,必須有足夠的強度和穩(wěn)定的模板,在初凝后,拆除模板。包封偏差應該小于5mm。
混凝土一定要做到配比準確、拌和均勻、澆筑密實、養(yǎng)護得體。側包封和頂包封應該一起連續(xù)澆筑。在管群外側及頂部綁扎鋼筋后再澆筑混凝土,一般在跨越障礙或者距離路面過近的部位用混凝土包封。
彎道管道的接頭盡量在直線段內,如果無法避免,接頭必須包封,長度不小于500mm,可以將其全部包封,包封厚度一般為80-100mm。
非合格的泵送混凝土導致的堵管基礎導管
用于泵送的混凝土必須符合泵送混凝土的要求,并不是所有的混凝土都可以拿來泵送,非合格的泵送混凝土將加劇泵機的磨損,并經常出現堵管基礎導管、爆管等現象。
水泥用量過少或過多
水泥在泵送混凝土中,起膠結作用和潤滑作用,同時水泥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能,使混凝土在泵送過程中不易泌水,水泥的用量也存在一個zui佳值,若水泥用量過少,將嚴重 影響 混凝土的吸入性能,同時使泵送阻力增加,混凝土的保水性變差,容易泌水、離析和發(fā)生堵管。一般情況下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的含量應大于320Kg,但也不能過大,水泥用量過大,將會增加混凝土的粘性,從而造成輸送阻力的增加。
另外水泥用量與骨料的形狀也有關系,骨料的表面積越大,需要包裹的水泥漿也應該越多,相應地水泥的含量就越大。因此,合理地確定水泥的用量,對提高混凝土的可泵性,預防堵管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