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旋挖入巖的基本常識,怎么干才能節(jié)省子
巖石名稱(成因)
不同的巖石名稱,代表著它的成因,巖石成因包括(巖漿巖(侵入巖、火山巖)、沉積巖、變質巖),相對于巖漿巖變質巖,沉積巖強度較低。知道巖石名稱之后,就可知曉其巖石成因,因此便知其大概強度、巖石狀態(tài)、以及鉆進工況等。
單軸抗壓強度
單軸抗壓強度其中包括,飽和、天然、冰凍等試驗,為常見的為飽和單軸抗壓,其中飽和抗壓試驗要低于巖石天然強度。
三軸抗壓強度
旋挖鉆具在孔底端入巖時,巖石呈整體基巖,而單軸試驗是巖石試塊無側向支撐情況下,因此三軸抗壓試驗相對于單軸抗壓試驗更接近整體基巖狀態(tài)。
旋挖鉆機、沖擊鉆機和反循環(huán)回轉鉆機的區(qū)別及優(yōu)缺點
回轉鉆成孔灌注樁,又稱正反循環(huán)成孔灌注樁,是用一般地質鉆機在泥漿護壁條件下,慢速鉆進,通過泥漿排渣成孔,灌注混凝土成樁,為國內最為常用和應用范圍較廣的成樁方法
其特點是:可利用地質部門常規(guī)地質鉆機,可用于各種地質條件,各種大小孔徑(300mm~200mm)和深度(40m~100m),護壁效果好,成孔質量可靠;施工無噪音,無震動,無擠壓;機具設備簡單,操作方便,費用較低,但成孔速度慢,效率低,用水量用水量大,泥漿排放量大,污染環(huán)境,擴孔率較難控制。適用于高層建筑中、地下水位較高的軟、硬土層,如淤泥、黏性土、砂土、軟質巖等土層應用。
根據已施工的工程,不同的地層、不同的區(qū)域但鉆進口徑相同來對比,發(fā)現沖擊反循環(huán)與回轉正循環(huán)各有各的優(yōu)點,一般在粘土、亞粘土、淤泥質土層、粉砂層 施工時,通過鉆孔記錄報表,取各程平均數據分析,回轉鉆機要比沖擊反循環(huán)鉆機施工快1.2倍,且因沖擊反循環(huán)鉆機自重大搬遷困難、時間長等因素,在土層中施工不如回轉正循環(huán)鉆機快,但在卵礫石層、基巖施工中,沖擊反循環(huán)鉆進明顯比回轉鉆機要倍,一般5cm以下礫石要快2倍以上,5~10cm礫石要 倍以上,而且沖擊反循環(huán)鉆進5級以下的巖石,鉆進速度比回轉鉆進要快5~6倍,從上述情況分析來看,沖擊反循環(huán)在施工復雜地層即卵石層,嵌巖鉆孔樁成孔速度上優(yōu)點明顯,尤其在一些丘陵山區(qū)地帶較為適用,優(yōu)越性更加顯著?! ?
如何保證鋼筋籠下上?。?
1、質量問題及現象:
1)在灌注砼地鋼筋籠上浮。
2)在提升導管時,鋼筋籠上浮。
2、原因分析:
1)當灌注的砼接近鋼筋籠底部時灌注速度過快,砼將鋼筋籠托起;或提升導管速度過快,帶動砼上升,導致鋼筋籠上浮。
2)在提升導管時,導管掛在鋼筋籠上,鋼筋籠隨同導管一同上升。
3、預防措施:
1)當所灌注的砼接近鋼筋籠時,要適當放慢砼的灌注速度,待導管底口提高至鋼筋籠內至少2m以上時方可恢復正常的灌注速度。
2)在安放導管時,應使導管的中心與鉆孔中心盡量重合,導管接頭處應做好防掛措施,以防止提升導管時掛住鋼筋籠,造成鋼筋籠上浮。
4、處理措施:
1)鋼筋籠卡住導管后,可設法轉動導管,使之脫離鋼筋籠。
2)發(fā)現鋼筋籠有上浮跡象時,可適當加壓,以防止繼續(xù)上浮。
如何保證挖孔樁砼的灌注質量?
1、質量問題及現象:砼出現離析;砼強度不足。
1)砼原材料及配合比有問題,或攪拌時間不足。
2)灌注砼時未用串筒,或串筒口距砼面的距離過大,有時在孔口將砼直接倒入孔中,造成砂漿和骨料離析。
3)在孔內有水時,未抽干水就灌注砼。應該采用水下灌注砼時而采用了干澆法施工,造成樁身砼嚴重離析。
4)灌注砼時未能將護壁的漏水堵住,致使砼表面積水較多,而未清除積水就繼續(xù)灌注砼,或采用水桶排水,結果連同水泥漿一同排出,造成砼膠結不良。
5)局部需排水挖孔時,在灌注某一樁身砼的同時或砼未初凝前,附近的樁孔挖孔工作未停止,繼續(xù)挖孔抽水,且抽水量較大,結果地下水流將該孔樁身砼中水泥漿帶走,嚴重昌砼呈散粒狀態(tài),只見石料不見水泥漿。
1)必須使用合格的原材料,砼的配合比必須由具有相應資質的試驗室配制或進行抗壓試驗,以保證砼的強度達到設計要求。
2)采用干澆法施工時,必須使用串筒,且串筒口距砼面的距離小于2m。
3)當孔內水位的上升速度超過1.5m/min時,可采用水下砼灌注法進行樁身砼的灌注。
4)當采用降水挖孔時,在灌注砼時或砼未初凝前,附近的挖孔施工應停止。
5)若樁身砼強度達不到設計要求時,可進行補樁。
下部工程(擴大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