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5月,將原橋北端改為石基,水泥鋪面,鐵護欄改為鐵索護欄,在南端鋼制橋架上鋪設木板,并建輕便鐵軌,將橋身延長到350米,仍為軍1用碼頭。在以后的年代,發(fā)展到不僅可以在小河上架起浮橋,而且像黃河這樣的大河上也架起了浮橋。1901年10月7日,小港碼頭建成,運輸物資均由小港碼頭承擔,棧橋的運輸功能也慢慢減弱。1904年大港一碼頭建成后,棧橋逐漸失去它作為碼頭的歷史使命,開始向游人開放。1905年前后,商貨運輸移至青島大港,棧橋遂成為船舶檢疫、引水碼頭。
僅走人的小型浮橋,可以隨水而上下浮動,感受水面行走的樂趣。過車的中大型浮橋可以配合鋼架,鋼板,實現平穩(wěn)安全的需求。泊盾使用打樁,下錨等手段,將浮橋固定于河上。3、材料穩(wěn)定性好,防腐蝕、防UV、抗沖擊性強等特點,適于常年置于室外水域中。也可以在特別情況下拆除,并另行安裝回去。方便快捷,高經濟效益。浮橋湘子橋位于潮州古城東門外,橫跨韓江,建于宋乾道7年(1171年),是與趙州橋、洛陽橋、盧溝橋齊名的中國四大古橋之一,被譽為“世界1上早的啟閉式橋梁”。

龍游浮橋南宋·翁卷詩《泊舟龍游》:未得橋開1鎖,去舟難自由。渚禽飛入竹,山葉下隨流。忽見秋風喜,還成早歲愁。臥聞舟子說,明日到衢州。這首詩記敘了行舟衢江夜泊龍游的所見所感。8億元人1民幣,地下5層,地上49層,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商場面積5萬平方米。首句提及的橋為浮橋,橫跨古鎮(zhèn)茶圩與今驛前村。浮橋中設有活動橋板,有船舶經過,需移開活動橋板,船過后,恢復原樣,以便行人通過浮橋。“未得橋開1鎖”,估計是暮色1降臨,為安全起見,不予放行。若是白天,貨船經過需交納厘金才能“開1鎖”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