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冬季管理大棚葡萄的冬季管理是奪取來年葡萄豐收的重要基礎。在冬季管理技術上必須抓好以下關鍵措施。
修剪
葡萄的冬季修剪是一項較為復雜而又十分關鍵的技術。當年修剪的好壞可影響到次年甚至以后2~3年葡萄的生長與發(fā)育。正確地掌握修剪技術至關重要。
修剪時期 大棚栽培的葡萄冬剪時期要在葡萄植株落葉后完全進入深休眠后進行,一般于12月中旬開始至12月底前完成,過遲會影響其后續(xù)管理工作。
修剪方法根據(jù)栽培的不同架式,品種的特性、樹勢的強弱決定修。剪的具體方法。首先剪除病蟲,過粗(連接主枝上的結果母基部直徑在1.5厘米以上)過細的枝蔓。
不同架式的修剪大棚葡萄栽培架式一般采用籬架、V型架和小棚架。掛果前兩年用籬架,掛果后以V型架為主?;h架修剪時選留結果母枝蔓的方位留順葡萄架拉線朝上的枝芽;V型架結果母枝蔓的選留方位應偏向兩側;小棚架因定植株距相對要密則應采取小龍桿的修剪方法,在主蔓上直接選留結果母枝。一般只施以適量的堆肥,而追肥的效果也不錯,即結合容器苗澆水施用肥料。
按品種特性修剪大多數(shù)歐亞種在本地栽培均表現(xiàn)生長勢旺盛成花難的缺點,實行大棚種植果實品質(zhì)比歐美雜交種要好。如紫脆、早紅提、夏至紅等,對此類品種的修剪應采用中長梢剪頭,中庸的結果母枝留4~6芽短截。偏壯的結果母枝留6~8芽剪頭。畝留芽量7000~8000個,以備抽稍后能辨花穗時進行調(diào)節(jié)。易成花生長勢中庸的品種如紫玉、金星無核、藤稔等對結果母枝實行2~3芽短梢重剪,畝留芽量5000個左右。體長16毫米,翅展38至40毫米,前翅綠色,基部有暗褐色大斑,外緣為灰黃色寬帶,帶上散有暗褐色小點和細橫線,帶內(nèi)緣內(nèi)側有暗褐色波狀細線。
壽光市魯粒大棚葡萄苗木繁育基地歡迎新老客戶來電咨詢!
葡萄嫁接害的種類
1.類病毒病害
類病毒是沒有蛋白質(zhì)外殼的核酸短鏈,一般由300~400個核苷酸組成。現(xiàn)在報導的葡萄類病毒有5種,分別是柑桔裂皮類病毒、葡萄黃斑類病毒1、葡萄黃斑類病毒2、啤酒花矮化類病毒和澳大利亞葡萄類病毒。至今尚未發(fā)現(xiàn)葡萄類病毒有傳毒介體,但研究表明,這幾種類病毒均可種傳。類病毒耐熱性很強,用熱處理方法無法脫除,只能通過莖尖培養(yǎng)予以脫除。與病毒病相比,葡萄類病毒病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很小,故一般不將其列為脫除目標。例如,美洲種葡萄及其雜交后代對扇葉病毒很敏感,歐洲種葡萄卻有一定的抗病性。
2. 葡萄植原體病害
植原體僅局限于葡萄韌皮部中,為害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卷葉、葉片紅化(紅色品種)或黃化(白色品種)、葉脈壞死、果穗萎縮等,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大。葡萄植原體病害包括葡萄金黃病、葡萄黃化病和黑木病三種。葡萄黑木病發(fā)生較少,僅在法國和德國有報道;培育草花的苗圃,忌施碳酸氫銨,因為這種肥料揮發(fā)性強,尤其是高溫下施用,揮發(fā)出的氨氣容易灼傷草花苗木的葉片。葡萄黃化病則主要發(fā)生在美國和澳大利亞。我國目前尚未發(fā)現(xiàn)葡萄植原體病害,應加強防范。葡萄植原體主要通過繁殖材料和葉蟬傳播,可用熱水或熱空氣處理的方法予以脫除。
3.木質(zhì)部局限性菌病害
葡萄皮爾斯病是早報道(1892年)的葡萄嫁接害,病原為格蘭氏陰性需氧菌,僅在葡萄木質(zhì)部侵染為害,造成葉子干枯脫落,果穗皺縮枯萎。沫蟬、葉蟬等多種木質(zhì)部取食昆蟲是該病的傳播介體,苜蓿、扁桃等植物也是其寄主。目前除美國、墨西哥和中、南美洲的一些國家外,其他地區(qū)如法國、新西蘭等國家也陸續(xù)發(fā)現(xiàn)該病。我國至今尚未發(fā)現(xiàn),但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嚴加防范。5公斤,除氮60%、鉀50%留做追肥外,其余的肥料一次性施入深30厘米、寬40厘米的施肥溝中。
種子處理不到位
不同花卉的種子,宜采用不同的種子處理方法。容易發(fā)芽的種子可采用浸種法,如一串紅種子在室溫40℃的溫水中浸泡一晝夜,沖洗干凈后即可播種。硬質(zhì)種子,如文竹、牡丹、九里香、百日紅、瑞香等,要先在40℃的熱水中浸泡48小時左右再播入盆土中,經(jīng)過20天~30天即可萌芽生長。對于休眠期短、容易發(fā)芽的珍珠梅、紫荊等,用 40℃~60℃溫水浸種24小時~48小時就可直接播種。有些花卉種子需經(jīng)過一定時間的低溫處理,才能促進后熟,打破種胚的休眠而發(fā)芽,如丁香、蠟梅及一些秋播的草本花卉。有些花卉具有胚根和胚軸雙休眠的特性,即其胚根需要通過1至2個月或更長時間的25℃~32℃高溫階段,才能打破休眠,如流蘇、莢迷、芍藥的種子。刺蛾防治方法八月份防治措施1、人工摘除蟲葉:刺蛾的小幼蟲具有群集危害的特性,常使被害葉呈枯膜狀,目標明顯,易于發(fā)現(xiàn),可組織人力及時摘除消滅,防止擴散蔓延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