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2,表面活性劑, 表面活性劑是除油劑的核心成分,早期的除油劑是以乳化劑的乳化作用為主,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系列、酚聚氧乙烯醚(TX、NP)系列等。過多的使用乳化劑會將脫落的油脂乳化增溶于工作液中,導致工作液除油能力逐漸下降,需要頻繁更換工作液。 但是隨著表面活性劑價格的上升,越來越要求降低表面活性劑的使用量,提高除油的速率,這就要求除油劑具有很好的分散和抗二次沉積性能,將脫落的油脂從金屬表面剝離,在溶液中不乳化、不皂化,只是漂浮在溶液表面,保持槽液的清澈與持續(xù)的除油能力。
NO3 15-30g/L之間,如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適當加一定的鋁除油劑,以縮短時間和減少
H2SO4之用量,除油槽的溫度是常溫,整個除油工藝來講,本槽H2SO4消耗應在15-18kg/L ,HNO3消耗不應超過2kg/L,除油后的水洗,必須清洗
干凈,好是經(jīng)過兩次水洗,因下-道是堿洗,以免有中和反應發(fā)生。
酸性除油處理也是一種被廣 泛采用的除油方法。鋁除油劑的主要特點是對鋁合金表面侵蝕少,除油速度快。
2.1表面活性劑
表面活性劑為選擇主要考其對油污的吸附性、滲透性、潤濕性、、乳化性、 分散性等并根據(jù)其物性與低混下去污力的關(guān)系來確定。通常-種表面
活性劑不能同時具備上述性能故要根據(jù)表面活性劑的實測結(jié)果,選擇多種活性劑復配,以達到所需的物性和去污效果。
對于直鏈表面活性劑(如RCOONa、ROSO3Na、 RSO3Na等),其表面活性隨碳鏈增加而提高,憎水基在C8~C12:表現(xiàn)出較好的潤濕作用,C12~C16表
現(xiàn)出較好的去污作用,C18以上水溶性差憎水基在烷苯的鄰位時,滲透力較大,對位時,增溶作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