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急救措施皮膚接觸: 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yī)。
眼睛接觸: 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yī)。
吸入: 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就醫(yī)。
食入: 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yī)。泄漏應急處理隔離泄漏污染區(qū),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防塵面具,穿防毒服。避免揚塵,小心掃起,置于袋中轉移至安全場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蓋。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純堿穩(wěn)定性和反應活性
穩(wěn)定性:禁配物: 強酸、鋁、氟。避免接觸的條件:聚合危害:分解產物:
毒理學資料
急性毒性: LD50:4090 mg/kg(大鼠經口)LC50:2300mg/m3,2小時(大鼠吸入)亞急性和慢性毒性:刺激性:致敏性:致突變性:致畸性
生態(tài)學資料
生態(tài)毒理毒性:生物降解性:非生物降解性:生物富集或生物積累性:其它有害作用: 無資料。
物理性質
性狀碳酸鈉常溫下為白色無氣味的粉末或顆粒。有吸水性,露置空氣中逐漸吸收 1mol/L水分(約=15%)。碳酸鈉與水生成Na2CO3·10H2O、Na2CO3·7H2O、Na2CO3·H2O三種水合物,其中Na2CO3·H2O最為穩(wěn)定,且溶于水的溶解熱非常小,多應用于照相行業(yè),商品名稱碳氧。其水合物有Na2CO3·H2O,Na2CO3·7H2O和Na2CO3·10H2O。溶解性碳酸鈉易溶于水和甘油。20℃時每一百克水能溶解20克碳酸鈉,35.4℃時溶解度很大,100克水中可溶解49.7克碳酸鈉,微溶于無水乙醇。溶液顯堿性,能使酚酞變紅。
與酸反應以鹽酸為例。當鹽酸足量時,生成氯化鈉和碳酸,不穩(wěn)定的碳酸立刻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這個反應可以用來制備二氧化碳: 總的化學方程式是:當鹽酸少量時發(fā)生如下反應:碳酸鈉與其他種類的酸也能發(fā)生類似的反應。
與堿反應碳酸鈉能和氫氧化鈣、氧化鋇等堿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生成沉淀和氧化鈉。受下游產業(yè)快速增長拉動,預計未來幾年中國純堿將會繼續(xù)保持較快增長。工業(yè)上常用這種反應制備堿(俗稱苛化法):與鹽反應碳酸鈉能和鈣鹽、鋇鹽等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生成沉淀和新的鈉鹽:由于碳酸鈉在水中水解生成氧化鈉和碳酸,它與某些鹽的反應則會推動化學平衡向正方向移動,生成相應的堿和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