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次泄漏時我們應該做些什么
一般自來水廠使用的次溶液是出廠原液,溶液濃度為10%左右,其化學性質(zhì)不穩(wěn)定。在運輸、儲存和使用過程中,次會發(fā)生分解。在濃度、溫度和壓力不同的條件下,次發(fā)生分解的速度會不同。濃度越高、溫度越高、壓力越低,次分解越快,反之越慢。
相比來說,工廠的次往往具有較高的濃度,腐蝕性很強,且容易分解出有毒的lv氣,所以發(fā)生泄漏應該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qū)人員至安全區(qū),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酸堿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氣災害。用泵轉移至槽車或收集器內(nèi),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次滅火措施
適用滅火劑:
1.化學干粉、二氧化碳、水霧、泡沫。
2.大火時,建議使用泡沫或水霧噴灑進行滅火。
滅火時可能遭遇之特殊危害:
1.火災危害極輕微。
2.此物為氧化劑,若接觸可燃物可能引燃或爆乍。
特殊滅火程序:
1.安全情況下將容器搬離火場。
2.以水霧冷卻暴露火場的貯槽或容器,直到火完全撲滅。
3.遠離貯槽兩端。
4.針 對周遭的火災使用適合的滅火劑。
5.不要讓水直接接觸該物質(zhì)。
50PPM和300PPM的次溶液PH值約為多少?
答:溶液濃度百萬分之一為1ppm,次溶于水后會生成次氯酸和氯化鈉,次氯酸不穩(wěn)定,極易分解,生成鹽酸和原子氧,原子氧具有極強的氧化殺菌作用,也可用作漂白劑,因次分解后生成鹽酸,所以溶液顯酸性,ph值會小于7,50ppm濃度的次溶液ph值5以下,300ppm溶液的ph值應該會在4以下,可以用試紙實際測量一下,很簡單的。
次氯酸鈉的滅菌原理主要是通過它的水解
次氯酸鈉的滅菌原理主要是通過它的水解形成次氯酸,次氯酸再進一步分解形成新生態(tài)氧,新生態(tài)氧的極強氧化性使菌體和病毒的蛋白質(zhì)變性,從而使病源微生物致死。次氯酸鈉與水的親和性很好,同時能有效解決、二氧化氯、臭氧等氣體消毒劑所存在的難溶于水而不易做到準確投加的技術困難,消除了、二氧化氯、臭氧等藥劑時常具有的跑、泄、漏、毒等安全隱患,且消毒效果好,操作安全,使用方便,易于儲存,對環(huán)境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