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凱基魯爾夫(Kjerulf,1855,1879)則主張奧斯陸的花崗巖是火戍的。他承認凱爾霍所提出的空間問題,但他認為灼熱的侵入體吞噬了先前沉積巖。因而在火成巖巖石學中引入了“同化作用”的概念。過幾十年后,密歇爾—列維(Michel-Levv,1894)——可能尚不知凱墓魯爾夫的著述——在法國闡述花崗巖的成因時引用了交代作用和同化作用的概念。十九世紀末,花崗巖是由變質作用和交代作用形成的概念在法國頗為盛行。像挪威的凱基魯爾夫那些在法國和英國受過教育的人則偏重于“巖漿火成”(magmatic—igneous)說的觀點。
泰格斯蒂德(T/gerstedt,1893)在描述芬蘭南部的一些混成巖(后來這種巖石被稱為混合巖)時,他發(fā)表了一個略不相同的概念。他認為這些巖石是由于花崗質物質貫入到變質了的沉積物一片麻巖中而形成的。這種花崗質物質含有相當一部分水,這些水的存在加速了作用的進度,并使花崗質物質形成細小的脈體貫入到片麻巖中。于是他又重提用水的存在解釋窄小阻延長很遠的細晶巖質脈體的形成;若用其它方式解釋它們的形成就會遇到相當大的困難。
石料類型:花崗石:南方花崗石主要有麻石、金山石,焦山石,北方出產(chǎn)多為豆渣石?;◢徥|地堅硬,不易風化,適于做臺階、階條、護岸、地面,不易雕刻。青砂石:青綠色,質地細軟,易風化,多用于小式建筑。花斑石:又叫五音石,呈紫紅色或黃褐色,表面帶有斑紋,質地較硬,花紋華麗,多用于重要宮殿,制成方磚規(guī)格,用于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