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有專家認為,患社交恐懼癥通常與內向的性格,以及孩童時人生經歷有關。
內向的孩子在青春期過程中如果不注意調整心理狀態(tài),許多人會更加懼怕與人交往,嚴重的會發(fā)展成社交恐懼癥。還有些患者與父母的關系不好也是需要注意的因素。父母的過度保護或是不斷指責,容易使孩子的自我評價降低,從而引發(fā)社交恐懼。情緒總是和一定的情景聯系在一起,我們可以通過記錄情景與當時的情緒來學習初步評估情緒。尤其是體會不到家庭的溫暖,而是整天生活在父母的指責中,這對孩子的性格十分不利。
處1方:放下得失多交友
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基石。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中,安全感僅次于食物、空氣、水等維持生命的需要。缺乏安全感的人就像無本之木,難以與人建立良好的關系,也很難用心生活。因此,既然安全感丟失了,就要努力把它找回來。
第1一,正確認識自我,提升自信心。有安全感的人不一定占據著最穩(wěn)固的資源,但一定擁有這樣的天賦——“不在乎有的,不惦記沒的,不害怕失去的,不追求強扭的。覺得什么都是自己的,萬一什么都不是了也無所謂?!?
第二,別胡思亂想。缺乏安全感其實是種“放大心理”,把自己的負擔、痛苦放大。我們要學會享受過程,而非一味擔憂結果。當出現不安全感時,嘗試做積極的歸因。比如打電話給朋友,對方沒有接,不要認為他不在乎自己,人家可能就是在開會。
第三,多交朋友,提高社會支持系統。最1好的保險不是存款,而是有幾個真心實意地好朋友。良好的人際關系能提供重要的心理支持與滿足,還能在困難時幫助自己。同時,助人行為可以改善焦慮情緒。
最后要提醒的是,家長要多跟孩子交流1感情,遇事講道理,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盡量不在孩子面前爭吵,用榜樣作用引導孩子養(yǎng)成平和、友善的性格。
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的不同點:
其一,心理治療在操作上是規(guī)范化、標準化的;心理咨詢是不太規(guī)范、不太標準化的。
其二,心理咨詢是“協助解決”,即在協商和幫助過程中解決問題;心理治療則是“矯治”,即帶有強制性的矯正和按治療方法進行調治。
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的共同點:目的一樣。
折疊心理咨詢的基本程序1、建立關系;2、確定目標;3、制定方案;4、實施咨詢;5、評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