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在繁花謝盡的春末,青梅已經綴滿了枝頭。一提到青梅,總會忍不住兩頰發(fā)酸。不知道望梅止渴的故事中,士兵們?yōu)橹谏嗌虻氖遣皇乔嗝纺兀?
青梅在我國已經有3000多年的栽培歷史。南朝詩人鮑照就曾在《代挽歌》里寫過“憶昔好飲酒,素盤進青梅”的句子。曹劉“青梅煮酒論英雄”的故事至今被人津津樂道。
早在商周時期,青梅就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調味品了,人們用它的清酸來祛除異味。日語里說起“梅”這個詞,產生的第1聯(lián)想不是梅花,而大多與吃有關,比如梅酒、梅干、梅漬等等?!渡袝ど虝ふf命下》中有“若作和羹,爾惟鹽梅”的說法。這是商王武丁對賢臣傅說所說的話,意為“如果我做湯羹,你就是少不了的鹽和梅”,以表達對傅說的信任和器重。
除了調味,青梅還有醫(yī)學價值。東漢時期,《齊民要術》、《本草綱目》等醫(yī)書,都有相關記載。中國南方的廣東、江浙等地則習慣用米酒或黃酒來浸泡新鮮的青梅制成青梅酒飲用。
梅果子
三國時曹操是吃梅子能手,曾與劉備青梅煮酒,還以望梅止渴安慰兵士。吳人謂梅子為曹公,比如醋浸曹公。梅至少有190多個選育品種,另外還引進引進了日本品種十幾個。9、另外,如果在浸漬過程中,糖水及脆梅出現(xiàn)發(fā)酵現(xiàn)象,不要擔心,沒有關系的,只要將這個糖液倒出,重新加入冷卻的糖水,再冷藏即可。其中果梅逾百種,按果實顏色分白梅、青梅和紅梅。成熟期也依次推遲,品質也依次提升。梅子一般單重20g左右,大的46g。梅子成熟變黃一般在農歷五月,即陽歷6、7月。此季恰逢江南持續(xù)陰雨天,故稱其為“梅雨”或“黃梅天”。當然也跟“霉”掛鉤。
1、選擇適宜的栽培環(huán)境
青梅適宜于溫暖氣候,且較耐寒,花期在—8℃~—9℃才受凍害,幼果耐寒性減弱,—3℃~—5℃下即遭凍寒。李白的“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是兩小無猜的純真,李清照的“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是少女見到意中人的嬌羞,劉學箕的“人問道、因誰瘦,捻青梅,閑斂黛眉”則蘊滿了一腔纏綿的愁思。種植地應選擇光照條件好、周圍沒有污染、有充足水源的地方,園地土層深厚、肥沃、濕潤、排水良好,一般選在較平坦的大山窩或半山腰建立青梅基地。
2、種植豐產品種,合理搭配,花期放蜂
目前主要栽培的青梅優(yōu)良品種有桃梅、李梅、白梅和軟枝大粒梅等。種植時除選擇這些品種外,應按一定比例搭配花期相同或相近的優(yōu)良品種作為授粉樹,如采用80%—90%李梅為主栽,搭配10%—20%的桃梅,或70%的桃梅搭配30%李梅,或60%的李梅搭配40%的桃梅等授粉組合。味最酸,有下氣、安心、止ke嗽、止疼煩熱,止冷熱痢疾,去腫去毒之功效,可治三十二種病。對原種植園現(xiàn)有搭配授粉品種不足的應采取高接換種方法,換上一定比例的授粉品種。栽培上除了搭配花期相同或相近的授粉品種外,還應在花期進行放蜂,一般每畝果園放養(yǎng)蜜蜂1—2群。
3、合理種植 山地、瘦地每畝種40—60株,平地、肥地每畝種30—40株,對原種植過密、互相遮蔽、影響光合作用的果園要及時進行間株及重修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