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通過科學的方法,將存在安全隱患的食品廢料轉化成安全的綠色動物飼料產品。
科學飼養(yǎng)母豬的關鍵管理措施(三)
前粗后精的飼養(yǎng)方式此種方式適用于配種前體況好的經產母豬。在前期可以適當降低營養(yǎng)水平。近年來,普遍推行母豬期按飼養(yǎng)標準限量飼喂、哺乳期充分(不限量)飼喂的辦法。
母豬的飼喂量母豬每天的飼喂量,華夏豬網建議在有母豬飼養(yǎng)標準的情況下,可按標準的規(guī)定飼喂。在無飼養(yǎng)標準時,可根據母豬的體重大小,按百分比計算。一般來說,在前期喂給母豬體重的1.5% 2.0%,后期可喂給母豬體重的2.0% 2.3%.母豬飼喂青綠飼料,應將青綠飼料打成漿。從生理上分析,母豬在產后不早于3-4周斷奶、配種,不會導致母豬以后各胎的繁殖障礙。無打漿條件的,一定要切碎,然后與精料摻拌一起飼喂。精料與粗料的比例,可根據母豬時間遞減。飼喂母豬的飼料,應含有較多的干物質,不能喂得過稀,更不能稀湯灌大肚。
春季保育期子豬的飼養(yǎng)技術(五)
合理飲食
供給子豬斷奶料,并在斷奶料中添加酸化劑、益生素和低聚木糖以促進食物消化,防止拉稀。飼料更換要有10天的適應期,每天按10%的比率減少乳豬料,增加斷奶料。斷奶前提前3-4天就減料,從5kg以上每天就減少1kg逐漸減少到1。保育前期,可采用多餐少食的方法,每天飼喂5~6次,每次以七八成飽為宜,經14~21天后逐漸減少采食次數(shù),逐步過渡到自由采食。由液體過渡到固體飼料后,子豬對水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子豬缺水容易吸飲尿液或污水,引起消化道,因此,一定要給保育期子豬供應充足清潔的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