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多管程管殼式換熱器,分程設計時應考慮的問題
盡可能使各管程換熱器管數大致相等,以達到換熱器各管程流速基本相等,達到良好的換熱效果。各管程換熱管數相對誤差應控制在10%以內,不超過20%。
Ⅱ做到分程隔板槽盡量簡單,密封面長度盡量短。
隔板槽面積取值的問題
在用計算軟件進行管板計算時,要求輸入隔板槽面積,有很多設計者直接計算出隔板槽的幾何面積,這是錯誤的。這里要求輸入的應該是GB/T151中的A,是在布管區(qū)范圍內,因設置隔板槽和拉桿結構的需要,而未能被換熱管支撐的面積。(2)改變換熱管的固有頻率1)減小換熱管的間距2)折流板缺口區(qū)不布管,使換熱管受到所有折流板的支承。另外,多管程換熱器分程隔板槽面積應取各條隔板槽面積之和。
管殼式換熱器操作步驟:
按流體種類、冷卻流體的流量、進出口溫度、工作壓力等計算出換熱器需要傳遞的熱量。根據流體的腐蝕性及其它特性選擇管子和殼體的材料。并根據材料加工特性,流體的流量、壓力、溫度,換熱管與殼體的溫度,需要傳遞熱量的多少,造價的高低及檢修清洗方便等因素,決定采用哪一種類型的管殼式換熱器。隔板與筒體之間的焊縫缺陷、裂紋、咬邊等,焊縫焊腳高度太小,介質流動引起隔板振動及焊縫的間隙腐蝕,造成焊縫斷裂。3確立流體的流動空間,即確定管程與殼程內分別是什么介質4確定參與換熱器的兩種流體的流向,使并流、逆流還是錯流。并計算出流體的有效平均溫差.
根據經驗初選傳熱系數,并估算所需傳熱面積。
根據計算出傳熱面積,參照換熱器規(guī)定系列,初步確定換熱器的基本參數:管徑、管程數、管子根數、管長、管子排列方式、折流元件等的型式及布置、殼體直徑等結構參數。
山東旭輝換熱設備有限公司
防振措施
(1)改變流速
減少殼程流量,以分流殼程代替單殼程,以雙弓型折流板代替單弓形折流板,都能降低橫流速度,防止振動,但傳熱效率將有所改變。
(2)改變換熱管的固有頻率
1)減小換熱管的間距
2)折流板缺口區(qū)不布管,使換熱管受到所有折流板的支承;
3)在不影響橫流速度的情況下,折流板之間增設支撐板;
4)在換熱管二階振型的節(jié)點位置處增設支撐件;
5)U型管彎管段設置支撐板或支撐條。
(3)在殼程沿平行于氣流的方向插入縱向隔板,以減少公式中的特性長度,可提高聲頻,防止聲振動??v向隔板的位置,應錯開駐波的節(jié)點而靠近波腹。
(4)采用桿狀或條狀支撐,代替折流板。
(5)在換熱管外表面沿周向纏繞金屬絲或沿軸向安裝金屬條,可抑制周期性漩渦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