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法桐樹苗的冬季養(yǎng)護措施
做好法桐的秋冬季養(yǎng)護,主要是為了其能順利度過冬眠期,特別是寒冷的北方,有利于培育健壯的樹勢,其養(yǎng)護重點應(yīng)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為增強苗木木質(zhì)化強度,入秋前停止?jié)菜?0月至11月可視墑情,澆灌1次至2次,11月底之前漫灌越冬水,以利安全越冬,在法桐樹冠外圍挖3個至4個深50厘米至100厘米的穴,施入馬糞、碎草等釀熱物肥料,可提高地溫
有機肥分解可釋放熱量并增加土壤肥力,結(jié)合施肥對植株進行培土,以蓋過根頸處為宜,形成一圓錐狀的小土丘,可保護容易發(fā)生凍害的根頸處安全越冬,用塑料布把樹干包嚴,再用草繩纏上,既保濕又防寒,再用地膜把樹根部覆蓋保溫,可使次年法桐成活率達99%
樹干涂白既可減少陽面樹皮因晝夜溫差大引起的傷害,又可消滅在法桐樹皮縫隙中越冬的病蟲,對于新定植的法桐,可在其四周打3個至4個樁,用遮陽網(wǎng)圍起植株,再用細繩縫合,形成一個筒狀,并在頂部加遮陽網(wǎng),晴天可將遮陽網(wǎng)從下往上擼起,使植株接受光照,提高表面溫度
法桐的栽植方法
行道樹要求用5年生胸徑5cm以上的大苗,可裸根栽植。由于街道上的土壤條件往往 很差,栽前需要換土,栽植點的確定需要考慮到地下管道的分布情形,地上及空中的線路 種類和位置以及道路上的其他設(shè)施等情況,在城市主要干道上可用8m的株距,城郊道路 可用4m株距。
開穴大小根據(jù)苗木的大小而定,一般胸徑5cm的要求1-1.5m見方,深80cm,下面墊松土20cm,樹穴要上下一樣大,不可口大底小。如遇石塊、三合土、煤屑下腳等雜質(zhì),則需放大并加深樹穴,更換好土。同時施基肥于50cm深處,上面再 蓋5-10cm熟土。好將各栽植點連成一條1-1.5°n寬的生土帶,有利于樹根的發(fā)展, 提高抗風能力,行人多的干道,在生土帶上及栽植穴應(yīng)加蓋漏空水泥板。
此外,由于法國梧桐幼枝、幼葉、葉背、種子上有大量的星狀毛,常飛入人們的耳、鼻、口內(nèi),如吸入呼吸道會引起,故應(yīng)勿用或少用于幼兒園、醫(yī)院等地方栽種,在進 行行道樹的夏季修剪時應(yīng)戴口罩。
杯狀式行道樹的修剪:定植后4-5年內(nèi)要繼續(xù)修剪,定植的幼樹一般只有主枝 和一級側(cè)枝,而典型的杯狀式行道樹一般有5-6級側(cè)枝,的方法與育苗期相似,直至具備4-6級側(cè)枝,冠幅約5m時,工作即基本完成,并在末級側(cè)枝上留養(yǎng)枝條構(gòu) 成樹冠,把樹冠髙度控制在1-1.5m。
以后每年在晚秋到早春在1年生萌條的基部15-20cni處剪截,連續(xù)3-5年后,萌條的著生位置逐漸提高,其頂端容易觸到電線,就需進一步回縮打頭,使其降回 到3-5年前的高度,如此大小回頭交錯進行,使樹冠高度控制在一定范圍內(nèi)。此外在5月底及6月中旬還要先后兩次疏除萌條,當萌條長15-20cm尚未木質(zhì)化時,容易剝離,一般在每側(cè)枝上留2-3根萌條即可。
法桐大樹的移栽技術(shù)要求
大樹移栽一般要求提前1至2年對樹根四周開挖截根,促發(fā)細根,以利其成活。但有些工程因工期緊張或其他原因,要求大樹一次移栽到位。筆者所在單位曾對多棵25至40厘米粗的法桐大樹進行了一次性移栽,均取得了成功,所移栽樹木成活率較高且長勢良好,現(xiàn)將筆者總結(jié)的技術(shù)要點介紹如下,僅供參考。
1.移栽前的準備
移栽時間法桐大樹移栽在春季(4月初)萌芽前的晴好天氣進行。因此時地溫逐漸升高,受損的根系能在較短時間內(nèi)得到恢復,還可生出新根。
2.挖樹坑
移栽前一周應(yīng)將新栽地的樹坑挖好,預挖的樹坑直徑要比移栽樹土球的直徑大40至50厘米,高要大于土球高度15厘米左右。挖出的土要將表土和中底部土分開放置,還應(yīng)將土中的磚頭、瓦塊等雜質(zhì)清理干凈。
被移栽大樹的修剪移栽會使植株根系受到損傷,吸收水分的能力被削弱,故減少樹體水分蒸騰,是提高法桐大樹移栽成活率的關(guān)鍵之一。因法桐萌蘗力強,耐修剪,故應(yīng)對移栽的大樹進行強剪,一是要對大枝進行適當短截,二是要對被短截大樹剩余的小枝進行疏剪。修剪后及時對大枝剪口進行處理,常采用的方法是涂白漆、石蠟或用塑料布綁扎。
對需移栽樹進行要在移栽前3至4天進行,本著澆足澆透的原則,使其根系吸收到足夠的水分。水澆透后,挖掘也易成球,不會因土壤過干而散開。
14公分法桐樹基地在栽培技術(shù)方面需要如何管理
14公分法桐樹基地總狀花序發(fā)自種植一年短枝的腋芽或頂芽,長15~30cm,徑8~10cm,花序軸被白色柔毛;苞片披針形,早落;花長2~2.5cm,芳香;花梗細,長2~3cm;花萼杯狀,長5~6mm,寬7~8mm,密被細絹毛,上方2齒甚鈍,下方3齒卵狀三角形;花冠細絹毛,上方2齒甚鈍,下方3齒卵狀三角形;花冠紫色,旗瓣圓形,先端略凹陷,花開后反折,基部有2胼胝體,翼瓣長圓形,基部圓,龍骨瓣較翼瓣短,闊鐮形,子房線形,密被絨毛,花柱,上彎,胚珠6~8粒。
早期豐產(chǎn)法桐栽培技術(shù)關(guān)鍵的是肥水管理當苗高在40~50cm時要進行次追肥。由于定植法桐苗木根系很小,用于吸收營養(yǎng)元素量也較少,因此,要勤追少施,年追施2~3次即可,追肥時間20~30天一次,前期追施以氮肥為主,后期追施以磷鉀肥為主,追肥后要及時、松土、中耕除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