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法桐移植需要注意的事項
1.帶土球栽植
樹穴的大小以土球大小來決定,一般比土球大30-50厘米為宜;栽前進行適度修剪,保留主要分枝,傷口涂抹愈傷膏利于愈合和水分蒸發(fā);栽植時,注意把綁土球的草繩或布條拆掉后再定植;栽植后,土球應與地面持平或略高于地面5cm;栽植后應立即搭支撐,做好固定支撐;在栽植支撐好后澆灌一次定根水,7日再澆灌一次透水,以后土層20厘米深度不干不澆,澆則澆透,栽植后的法桐不要澆水太勤;秋季栽植的,澆水要根據(jù)氣溫的下降酌情而定,但后一次澆水應在夜凍日消時澆灌,并填封凍土,以后直至春季再澆水,如果冬季持續(xù)干旱,必須補水1-2次
2.裸根栽植
裸根栽植一般適合春季3-4月份發(fā)芽前及11月落葉后;裸根栽植重在修剪,去除部分或全部枝葉,不僅要修枝冠,還要修根,根系的長度一般為法桐基部莖干直徑的6-8倍為宜,但根系不能撕裂,應短截平齊,盡可能帶上宿土,可有效提高成活率,有條件在根部噴灑生根劑,樹干裹干,用草繩或保濕帶纏樹干保濕,避免樹體內(nèi)水分過度散失,對于發(fā)芽遲緩的苗木,要及時進行注射禾林道樹營養(yǎng)液,補充營養(yǎng)和水分,確保成活
3.反季節(jié)栽植
苗木從根到稍都需要處理,根一定要帶土球,樹干裹干,用草繩或保濕帶纏樹干保濕,直到樹木成活,因法桐的表皮較薄,水分易通過表皮散失,這樣做一可以避免強光直射和干熱風吹襲減少水分蒸發(fā),二可以在新根長出前保護樹體內(nèi)水分
高溫天氣,樹葉留少量或全部摘除,噴灑抗蒸騰劑冠存或禾林道抗蒸液,抑制水分流失。澆灌生根劑,促進快速生根并進行樹體輸液,?確保水量供給適宜,澆水量不可太多也不能少,本著“見干見濕,澆則澆透”的原則,否則影響樹的生根發(fā)芽,另外進入秋季要適當控水,保證樹木安全過冬
法桐扦插繁殖的操作流程有哪些?
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都想要了解它的繁殖技術,和具體的操作流程,那么在眾多的繁殖方式中常用的當屬扦插繁殖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扦插繁殖的操作流程有哪些?
對于扦插繁殖來說,首先低一點就是要選條,選條的時候要注意要選擇當年無病蟲害侵襲的嫩枝條,粗度適宜在1-2厘米之間;
其次就是截條,長度適宜的是在15-18厘米之間,但是要注意在頂部芽以上的部分留取2厘米的保護層,然后將它的底部剪成45°,用繩子將其捆整齊用水浸泡24小時左右;
后就是將其放在事前挖好的窖中,用水澆透,直至水被耗盡之后再將種條的回芽朝下排列整齊,用碎土將種條縫間撒密實,一般種條可以排兩層,上面的用碎土壓15厘米左右就可以了。
對于扦插的很佳時間來說,一般是在驚蟄的前后,就是將貯存好的法桐種條,插入覆好的地膜中的土地,保持株行距在30乘以60厘米,一定是要通過直插的形式,將其頂部的芽緊貼于地膜上,
在插條的時候要先插地膜再插條,這樣可以預防胚胎難以生成或者是難扎根的情況;當法桐種條完畢之后,應該立即澆一遍水,直到土壤適宜的時候再找扦插高的種條,一定要保證上芽眼在地膜之上
法桐抹芽修剪的作用有哪些?
懸鈴木俗稱法國梧桐,樹形美觀,是良好的庭蔭樹和行道樹。在自然生長過程中,懸鈴木一般每個腋芽間都會長出側芽形成側枝,如果不及時去除,就會導致懸鈴木枝條生長的雜亂,樹冠也會生長不勻稱。
這樣不僅僅會消耗大量的養(yǎng)料,影響懸鈴木高、徑的生長,也影響道路的林蔭效果和景觀效果,隨著氣溫的升高,懸鈴木開始進入生長旺期?!澳ㄑ?、修剪”,是對懸鈴木進行管護的一項重要工作?!?
所謂“抹芽,修剪”就是將樹木上長的不合理的枝條,如背生枝、內(nèi)膛枝和病生枝等,以及多余的新生枝葉進行摘除、抹掉和剪除。
在夏季對懸鈴木進行“抹芽修剪”,是為了便于樹木集中營養(yǎng),平衡樹木的樹形,保持樹冠內(nèi)膛通風通透,讓樹冠都能夠均衡地吸收日光和空氣,從而促進懸鈴木美觀樹形的形成。
對懸鈴木進行“抹芽修剪”,還可以有效減少病生枝的量,減少病害和蟲害的發(fā)生。另外,在雷雨、臺風季節(jié)到來前,對懸鈴木“抹芽修剪”,還能有效減少因蟲蛀和腐爛樹枝的斷裂所導致的安全隱患。
其特征在于修剪有規(guī)矩式修剪或天然形的修剪,規(guī)矩式修剪是對法桐進行整枝定形,使其枝干散布在幾許形狀內(nèi),對構成幾許體的植株的外圍枝條,在花芽分解完成后和一年生枝條長度達40-60公分時進行修剪,剪除有花芽的枝條,天然形的修剪是對主枝進行修剪
經(jīng)過疏除內(nèi)膛枝和過多枝,對外圍枝條短截。去掉有花芽的枝條,到達不健壯或少健壯的意圖;經(jīng)過天然形修剪,使重生枝條養(yǎng)分足夠,減緩枝條的生殖成長,使樹膛內(nèi)無枯枝和養(yǎng)分成長不良枝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