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水煎包:1、鮮牛脖頭肉加姜、大蔥、圓蔥剁成麥粒大小;豆皮筋用開水泡軟后,切成絲。肉餡加鹽、雞精、十三香、醬油、香油、辣子面、料酒雞蛋液,順一個(gè)方向打制成餡,后加入豆皮筋攪勻即可。
2、老酵面200克加入面粉1.5千克、溫水1千克和成酵面,在溫度為30的地方發(fā)酵一夜。發(fā)酵好的面粉加入堿水100克(堿為15克左右),揉勻餳10分鐘即可。3、每30克面坯揪為一劑,搟成直徑三寸半以上的圓片,餡料45-55克,抹入皮子中心,捏成提褶包子,每15-20個(gè)為一鍋。4、平底煎鍋中火燒熱,先淋入50克植物油,放入牛肉水煎包,坯間隔0.5-1厘米。將150克水和30克面粉、30克淀粉攪勻后倒入鍋中,上蓋3-5分鐘,火靠至水干,包子底部出現(xiàn)一層薄鍋巴時(shí)即改小火。用鏟刀鏟起,再火靠另一面約3-5分鐘即熟。
南瓜水煎包:1、將南瓜切片蒸熟,用勺子搗成南瓜泥,面粉中放入發(fā)酵粉、南瓜泥、適量水;
2、攪拌成絮狀揉成面團(tuán),發(fā)酵1小時(shí);
3、茴香洗凈切碎,肉餡中加入醬油、十三香、花椒油、鹽拌勻;
4、面團(tuán)再次揉勻分成小劑,搟成中間厚、四周薄的面皮;
5、包入餡料,放入刷油的平底鍋中,放入包子蓋蓋煎3分鐘;
6、倒入適量清水,水位至包子的一半,水開后燜10分鐘,晃鍋撒些白芝麻出鍋即可。
包包子首先準(zhǔn)備中筋面粉400克、母粉6克、鹽1/2小勺、冷水250克置于一個(gè)大盆中,中間打窩,加入酵母和清水,用筷子攪成絮狀。揉成光滑均勻的面團(tuán)。蓋上保鮮膜,置于溫暖濕潤(rùn)處發(fā)酵至兩倍大。面團(tuán)取出重新揉圓,蓋上濕布,松馳20分鐘。搓成長(zhǎng)條,分切出小劑子,滾圓按平搟成圓形面皮。包上肉餡,打褶,包成包子。將包好的包子底部刷上水,放于芝麻碗中,將底部沾滿芝麻
生煎包的做法 生煎包是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蘇及廣東的一種漢族傳統(tǒng)小吃,簡(jiǎn)稱為生煎,由于上海人習(xí)慣稱“包子”為“饅頭”,因此在上海生煎包。特點(diǎn):皮酥、汁濃、肉香、精巧。輕咬一口,肉香、油香、蔥香、芝麻香全部的美味在口中久久不散。原為茶樓、老虎灶(開水店)兼營(yíng)品種。餡心以鮮豬肉加皮凍為主,20世紀(jì)30年代后,上海飲食業(yè)有了生煎饅頭的專業(yè)店,餡心花色也增加了雞肉、蝦仁等多種品種?! ≡希骸 ∨浞剑ㄖ?0只) 上白面粉450克酵種75克 凈豬五花肉500克 豬皮凍200克醬油50克 紹酒15克綿白糖20克 味精1克 芝麻25克姜10克 香蔥500克 食堿7.5克芝麻油15克 花生油175克 制作方法 1、將姜和香蔥分別切成末。將豬肉洗凈,剁成肉茸,放入盆中,加醬油、味精、綿白糖紹酒、姜末和蔥末(15克)攪拌。過片刻,加清水150克繼續(xù)攪拌,再放入攪好的豬皮凍末、芝麻油攪勻上勁,制成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