鍍鋅是指在金屬、合金或者其它材料的表面鍍一層鋅以起美觀、防銹等作用的表面處理技術。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熱鍍鋅。鋅易溶于酸,也能溶于堿,故稱它為金屬。鋅在干燥的空氣中幾乎不發(fā)生變化。在潮濕的空氣中,鋅表面會生成致密的堿式碳酸鋅膜。在含、以及海洋性氣氛中,鋅的耐蝕性較差,尤其在高溫高濕含有機酸的氣氛里,鋅鍍層極易被腐蝕。鋅的標準電極電位為-0.76V,對鋼鐵基體來說,鋅鍍層屬于陽極性鍍層,它主要用于防止鋼鐵的腐蝕,其防護性能的優(yōu)劣與鍍層厚度關系甚大。鋅鍍層經鈍化處理、染色或涂覆護光劑后,能顯著提高其防護性和裝飾性。
鋼板的表面鍍鋅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熱鍍鋅。熱鍍鋅是由較古老的熱鍍方法發(fā)展而來的,自從1836年法國把熱鍍鋅應用于工業(yè)以來,已經有一百七十年的歷史了。然而,熱鍍鋅工業(yè)是近三十年來伴隨冷軋帶鋼的飛速發(fā)展而得到了大規(guī)模發(fā)展。熱鍍鋅板的生產工序主要包括:原板準備→鍍前處理→熱浸鍍→鍍后處理→成品檢驗等。按照習慣往往根據鍍前處理方法的不同,把熱鍍鋅工藝分為線外退火和線內退火兩大類,即濕法 (單張鋼板熱鍍鋅法)、線外退火(單張鋼板熱鍍鋅法)、熱鍍鋅 惠林(Wheeling)法(帶鋼連續(xù)熱鍍鋅法) 、線內退火 森吉米爾(Sendzimir)法(保護氣體法)、 改良森吉米爾法、美鋼聯(lián)法(同日本川崎法)、賽拉斯(Selas)法和莎倫(Sharon)法。
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影響鍍鋅速度及質量的常見因素有:(1)前處理不徹底。工件表面有氧化膜,影響鋅的正常沉積。(2)導電不良。電流在導線上消耗,分配到工件表面的電流過小。(3)工件含碳量高。高碳鋼、鑄鐵件等會降低氫的析出電位,工件表面析氫加速,電流效率降低。(4)工件綁扎過密。鍍鋅時工件局部遭到屏蔽而導致鍍層過薄。(5)鍍液溫度偏低。當鍍液溫度偏低時配送的電流密度相應降低,鍍層的沉積速度也必然降低。(6)鍍液中含量偏高。含量偏高時電流效率相應降低。
冷噴鋅:冷噴鋅則是將同樣經過了除油、除銹,呈現(xiàn)出無污、浸潤的工件掛入專門的電鍍槽里的陰極上,陽極用鋅。接通直流電源,陽極上的鋅離子向陰極遷移,并在陰極上放電,使工件鍍上一層鋅層的方法。 適合于修理工作(即在修理工作過程中,僅在被保護的鋼表面損傷的地方,只要修理好表面就可以重新涂敷)。冷噴鋅工藝用于各種鋼制品和構筑物的防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