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民以食為天,在中國的飲食文化中,豬肉因其味雋永,潤腸胃,生津液,豐肌體,澤皮膚而備受推崇,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頓頓有肉,成為衡量一個家庭是否達到小康的標準之一。
冷鮮肉是真正意義上的安全食用豬肉,在預冷排酸生產(chǎn)技術的控制下,嚴苛執(zhí)行檢驗檢疫法規(guī),屠宰的豬,送入預冷間預冷20-24小時,使肉溫冷卻到中心溫度7攝氏度以下,同時使肉,產(chǎn)生碳水化合物的同化過程;不過想挑塊放心的豬肉,可不是那么簡單的,添加劑、瘦肉精、豬飼料、注水豬肉、死豬肉……坑這么多,你可得長心眼。之后在0-4℃的溫度下,包裝運輸銷售的豬肉。
冷鮮肉順應消費升級需求
根據(jù)屠宰后所采用的不同冷卻工藝標準,豬肉包括三大類,即熱鮮肉、冷鮮肉及冷凍肉。其中,冷凍肉由于過程中冰晶體積增大,肉的組織結構被破壞,解凍過程導致大量營養(yǎng)物質流失,口感風味差,因而其市場占有情況一般。
受傳統(tǒng)消費習慣的影響,截至目前,熱鮮肉占china豬肉消費的大部分。盡管有機構的研究數(shù)據(jù)指出,熱鮮肉消費量占豬肉總消費量的比例已經(jīng)由2005年的近89%降至2015年的60%,但就比例來看,其仍舊大幅超過冷鮮肉。
安全系數(shù)高冷鮮肉從原料檢疫、屠宰、快冷分割到剔骨、包裝、運輸、貯藏、銷售的全過程始終處于嚴格監(jiān)控下,防止了可能的污染發(fā)生。屠宰后,產(chǎn)品一直保持在0-4℃的低溫下,這一方式,不僅大大降低了初始菌數(shù),而且由于一直處于低溫下,其衛(wèi)生品質顯著提高。此外,熱鮮肉凌晨屠宰上市,肌肉處于僵直期,肉質堅韌,口感粗糙。
而熱鮮肉通常為凌晨宰殺,清早上市,不經(jīng)過任何降溫處理。雖然在屠宰加工后已經(jīng)衛(wèi)生檢驗合格,但在從加工到零售的過程中,熱鮮肉不免要受到空氣、昆蟲、運輸車和包裝等多方面污染,而且在這些過程中肉的溫度較高,xijun容易大量增殖,無法保證肉的食用安全性。買豬肉時,拔一根或數(shù)根豬毛,仔細看其毛根,如果毛根發(fā)紅,則是病豬。
挑選豬肉的方法
1看豬肉的外觀
新鮮和健康的豬肉,瘦肉部分顏色呈鮮紅色,顏色為紅色或者粉紅,如果是暗紅色的屬于比較次;肥肉部分是白色或者乳白色,且質地比較硬。
豬肉要光澤,沒有液體流出,肉的表面沒有任何斑點。
2聞豬肉的氣味
拿豬肉在鼻子附近聞聞,氣味要是比較新鮮的豬肉的味道,而且略帶點腥味。一旦有其他異味或者臭味,就不要買,容易是比較不好的肉。
3手指觸摸豬肉
用手指壓下豬肉,豬肉要有彈性,如果用力按壓,豬肉能迅速地恢復原狀,如果癱軟下去則肉質就比較不好;再用手摸下豬肉表面,表面有點干或略顯濕潤而且不粘手。如果粘手則不是新鮮的豬肉。
4用水煮肉看湯汁顏色
煮肉的湯應透明清澈,油脂團聚于湯的表面,具有香味。如果不是則買的豬肉不是新鮮的豬肉。
幾種非新鮮豬肉的判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