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穿戴臨時假肢需要進行哪些訓練?
截肢患者在裝配正式假肢之前通常使用臨時假肢進行訓練,避免假肢佩戴后的不適(通常在術后1-2周)具體的訓練內容如下:
1、穿戴假肢:首先為殘肢套一層薄的、光滑的絲套,以減少對殘肢皮膚的摩擦;第二步:套1—2層棉線襪套,用來吸汗和調節(jié)殘肢接受腔內的容量。第三步:套一層軟的殘肢內接受腔;第四步:在內襯套的外面套一層絲襪套,方便穿戴假肢外接受腔。
2、站立平衡:通常情況下,站立平衡訓練首先在平行杠內開始,主要練習從雙手扶杠到不用手扶杠站立。
3、邁步訓練:①交替屈膝練習:雙手扶杠練習健肢和假肢的屈膝、抬起足跟(注意用力后伸假肢側的髖關節(jié),防止膝部彎曲)
② 健肢和假肢交替的前后運動:健肢的前后運動:站立在杠內,用假肢承擔體重,反復將健肢向前邁和向后伸,過程中盡量后伸假肢髖關節(jié),假肢膝關節(jié)不應彎曲?! ?
假肢的前后運動:站立在杠內,健肢承擔體重。假肢提起的同時盡量后伸,假肢屈膝,向前邁出一步(保持后伸)。
4、步行訓練:在平行杠外用拐張練習行走,過程中注意健肢步幅不變,腰部伸直,殘肢向正前方邁出。
有些人可能會問假肢部件中關節(jié)的費用高,難道他不重要嗎?我覺得它確實重要,但不是重要的。
因為目前國內主流的假肢關節(jié)都是由國外品牌廠家供貨的,也就是說你要的關節(jié),任何假肢公司都能拿到貨,只不過拿貨價格存在區(qū)別。就好比我們是定點安裝單位,那么我們的拿貨價比其他公司就更有優(yōu)勢。
另外雖然好的關節(jié)能帶來更多的功能,但你也要考慮是否用的上,以及你能否較大化發(fā)揮它的功能。
小腿假肢硅膠套知多少
由于傳統(tǒng)小腿假肢不適當?shù)膽业?,患者在行走時殘肢和接受腔之間會有移動,產(chǎn)生了活塞運動,出現(xiàn)剪切力和峰值壓力,導致殘肢皮膚破損和軟組織受傷,而硅膠套的出現(xiàn)則改變了這一現(xiàn)狀。硅膠套的優(yōu)勢在哪里?
接觸(需配合TSB全接觸式接受腔)和良好的舒適性,硅膠的彈性使其緊密地包容殘肢,實現(xiàn)了殘肢和接受腔的接觸,增加了殘肢的受力面積減少了局部受力,很大限度地利用殘肢承重,增加了患者穿戴假肢的舒適性。
穩(wěn)定的懸吊,隨著硅膠套一起出現(xiàn)的鎖具配合硅膠套自身的柔軟性和高彈性,保證了硅膠和皮膚之間的緊密貼合,減少了活塞運動,提供了良好且穩(wěn)定的懸吊。
良好的外觀和更大的活動范圍,因為沒有傳統(tǒng)假肢的包髁的需要,接受腔側面的高度可以降到膝間隙處,患者在坐位時,褲子不會被假肢接受腔兩側支起而影響美觀,因為更低的接受腔邊緣所以殘肢的活動范圍也更大。
矯形器在嗗折外固定的較佳適應癥
1)伴有嚴重軟組織的四肢開放性嗗折,特別是有廣泛軟組織傷的小腿嗗折。
2)火器性嗗折由于軟組織失活變化需要多次清創(chuàng),使用矯形器便于觀察處理傷口和多次搬運人。
3)重度燒殤伴有嗗折,矯形器治了既可為嗗折提供牢穩(wěn)固定,也便于觀察治了創(chuàng)面,防止植皮區(qū)受壓和關節(jié)瘢痕攣縮。
4)伴有多發(fā)傷的開放性嗗折或多發(fā)嗗折,矯形器還可迅速將嗗折制動,可減輕疼痛和降低進一步失薛的危險,有利于抗休可和爭取時間對威脅人生命的損傷旋行手術。
5)感然性嗗折和感然性骨不連,使用矯形器有利于傷口治了,同時可將嗗折牢固地固定,能有效地兼顧治了。
6)嗗折伴有神經(jīng)與血管損傷。
7)肢體延長。
8)關節(jié)固定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