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假肢這個東西很特別,有些人一輩子只聽過見過卻沒用過,有些人一輩子都要和它打交道。相信如果不是假肢從業(yè)者和使用者,很少會有人去關注假肢。
一直想寫一篇關于假肢介紹和選購文章,今天終于下筆了,本文通俗易懂,希望能幫到更多想裝配假肢的朋友。
一副假肢的組成部分,簡單來說大腿假肢由4個部件組成,小腿假肢由3個部件組成。不同部件的組合不僅影響假肢的使用體驗還影響假肢的價格。
經常在網上碰到一些朋友問裝假肢多少錢,其實這個問題真的很難回答,因為每個部件都有不同的品牌和型號,不同的搭配方案價格千差萬別。就好比家里搞裝修,便宜的有便宜的裝法,貴的有貴的裝法,重要的就是住的舒服。
大腿假肢的穿戴訓練
(1)截肢患者坐在椅子上(或站著),往殘肢上涂些滑石粉或爽身粉。
(2)用光滑的薄的絲綢將殘肢包住或把假肢專用襪套套在殘肢上。注意所包的布、襪套要平整,沒有褶皺,其上緣應包住大腿根部,其后面應包上坐鈷結節(jié)。
(3)拿掉接受腔排氣孔上的閥門。
(4)將包布或襪套的遠端放入接受腔。
(5)將包布或襪套的遠端從閥門孔的孔內穿出。
(6)將殘肢插入接受腔內。
(7)站起來,將殘肢伸直,一手壓住假肢以免彎曲,另一只手往外、往下拉出包布。在往外拉包布時應注意皮膚感覺,要感覺出殘肢周圍哪一側的包布拉的不夠,可用力多拉出一些。另外,如果在拉包布時,健腿膝關節(jié)能做些屈伸,讓殘肢在接受腔內有上下的活塞運動(即殘肢能上下竄動),則更容易將殘肢完全拉入接受腔內。
(8)將包布全部拉出后,可適當調節(jié)一下殘肢皮膚在接受腔上緣周圍的緊張度,然后裝上排氣孔上的閥門。
智能仿生假肢的膝角度傳感器和踝關節(jié)力矩傳感器便是智能假肢膝關節(jié)的感官體系,它們以每秒50次的速率收集批示行走體系的信息,相當于每0.02秒收集一次信息,今朝研發(fā)的微型處置芯片乃至能夠到達每秒對足部活動采樣1000次。智能大腿假肢是今朝獨一能夠從慢到異??斓妮^寬步速規(guī)模的假肢,某些截肢者應用智能大腿假肢后能夠或許完成120m/min一種靠近跑步的速率。
智能仿生大腿假肢可實時探測到截肢者以分歧速率行走、下坡、下樓梯、絆腳要摔交等分歧的行走方法和行走狀況,并據(jù)此住處反響,給假肢以適當?shù)墓?jié)制和支持,讓其智能追隨仿照健側肢體活動,使截肢者可像正常人同樣行走與站立,自順應智能仿生大腿假肢不只具有辨認速率,步態(tài)天然,并且能主動辨認坐著、站著、平路、斜坡、樓梯、絆倒等狀況,供給響應的支持力確保平安。新型的力傳感器探測支持體膝關節(jié)的受力環(huán)境、速率傳感器感到擺動速率,兩者共同應用,可準確斷定截肢者所處的分歧的行走狀況和行走方法。除改良步態(tài)之外,同時這類假肢還能夠主動順應壞境變更,進步截肢者的活動能力,削減能量耗費。
大腿截肢怎么選擇假肢?
按年齡段來說,兒童假肢,成人假肢和老人假肢在假肢關節(jié)上的選取是不同的。兒童正處于成長發(fā)育階段、比較活潑,一般選用重量輕的氣壓、液壓多軸膝關節(jié);成年人自我控制能力好,勞動強度大,一般選用四連桿機械摩擦式關節(jié);老年人身體條件較差,為防止摔倒,一般選用手動鎖定式膝關節(jié)(即要想坐下,必須用手拉動在關節(jié)上的拉繩使關節(jié)彎曲)。
按運動量、負重情況來說,運動量大,負重強度大的一般選用機械摩擦式關節(jié),運動量小,負重小的一般選用可調摩擦式關節(jié)。
按居住地區(qū)和道路交通來說,一般居住在城鎮(zhèn),道路平坦勞動量小的選吸著式接受腔。即在行走時假肢始終吸在殘肢上。而居住在山區(qū),道路高低不平而且勞動強度大的一般選用插入式接受腔,即用皮帶連接。
按殘肢和自已身體情況來說,殘肢皮膚有疤很,末端不能負重的一般選用軟性接受腔,反之則用硬性接受腔。
按經濟承受能力來說,經濟承受能力好的,可選擇碳纖材料,電腦控制等假肢,經濟承受能力差的,可選擇普通鑄造,合金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