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汽車車身陰極電泳涂裝工藝控制要點(三)
1. 2. 3 泳涂電壓
泳涂電壓有一定的范圍 , 超出泳涂電壓上限一定值后 , 在沉積電極上的反應加劇 , 產生大量氣體,使沉積的涂膜炸裂 , 絕緣層被破壞 , 產生異常附著,這一電壓值稱為破壞電壓。低于泳涂電壓下限一定值時 , 幾乎泳涂不上涂膜(或沉積與再溶解涂膜量相抵消),這一電壓值稱為臨界電壓。電泳工作電壓介于臨界電壓和破壞電壓之間。泳涂電壓是電泳涂裝的重要工藝參數之一 , 在其他泳涂條件不變的情況下 , 泳涂膜厚和泳透力隨泳涂電壓而增厚和提高 , 在生產實踐中常借助調整泳涂電壓來控制涂膜厚度。
為獲得優(yōu)良的涂膜外觀和較高的泳透力 , 在生產實踐中一般起始電壓低一些 , 以減輕電極反應 ;隨后電壓高一些 , 以提高內腔縫隙表面的泳涂質量。例如在垂直升降的泳涂設備上 , 起始 15 ~ 30 s電壓低一些 , 隨后升到該漆的工作電壓 , 這也稱為“軟啟動 ” , 同時也為了降低通電時的脈沖電流。在連續(xù)式帶電入槽的電泳線上 , 電壓分段控制 , 少分為兩個區(qū)段 , 約 1 /3的前極板為區(qū)段 ; 后2 /3 為較高電壓的第二區(qū)段。
1. 2. 4 槽液溫度和電泳時間
槽液溫度、電泳時間和泳涂電壓是電泳涂裝的三個基本工藝條件 , 經過調試 , 選擇值后 , 在穩(wěn)定的電泳涂裝線上是保持穩(wěn)定不變的。陰極電泳槽液一般控制在(28±1)℃范圍內 , 在厚膜陰極電泳涂裝中推薦采用較高的槽液溫度 , 一般在 29 ~35 ℃范圍內 。
在電泳涂裝過程中 , 電能轉變的焦耳熱和攪拌產生的熱會使槽液溫度上升 , 為使泳涂質量穩(wěn)定 ,必須將槽液溫度控制在 ± 1 ℃范圍內。槽液溫度低對槽液的穩(wěn)定性有利 , 可使涂膜變薄 , 當低于 15. 5℃時 , 濕涂膜的黏度大 , 被涂物面的氣泡不易排出 ,因而易產生薄膜弊病。槽液溫度對泳透力也有影響 , 通常在較低溫度下得到的漆膜泳透力較高。電泳時間是指被涂物浸在槽液中通電 ( 成膜 )時間 , 通常在 2 ~ 4 min 之間 , 時間一旦設定 ,將不再變動 , 除非有提高或降低生產線速度的需要。
汽車電泳漆耐鹽霧性能的測定方法
判斷一個汽車電泳漆好壞,我們一般都需要對于涂層性能進行測定,特別是耐鹽霧性、耐沖擊性、耐水性、耐交變腐蝕試驗等等。
那么這次就來介紹一下汽車電泳漆耐鹽霧性能的測定方法。
準備工具:鹽霧箱、切割工具、測試板、烘箱干燥器、防水膠帶等。
測定過程:
1、配槽熟化。按規(guī)定的P/B比例配制固體份18%的槽液,并經48~72小時的熟化。
2、電泳制作試板。采用三元鋅系磷化板電泳,漆膜厚度18~22μm。
3、試板進行陳化72小時。
4、用介刀在試板上刻劃“×”線,注意必須穿透到底材。
5、對樣板邊緣進行封邊保護。
6、將試板放置于鹽霧箱中,然后再按規(guī)定時間對其進行試驗,一般為1000小時。
以上所介紹的內容,就是選擇汽車電泳漆時,對該涂料的耐鹽霧性作了解的測試方法。
汽車零部件電泳涂裝前處理常見問題分析(三)
1.磷化槽受串熱的影響
目前,與陰極電泳配套的大多為鋅錳鎳三元系磷化液。該磷化液與陰極電泳配套性好,涂層防腐性能優(yōu)異,附著力良好。鋅離子濃度對磷化膜的形成有較大影響。
當鋅離子濃度為l.6g/L時,磷化膜均勻;當鋅離子濃度為0.8g/L時,磷化膜不完整。故Zn2 濃度應控制在1.2~1.6g/L。此時,可得到“P比”>/90%的磷化膜,大大提高了涂裝產品的耐蝕性。但當磷化槽受到通道串熱影響時,磷化槽液溫度升高至超過正常使用溫度,會出現磷化結晶現象。即溫度過高時,磷化液中可溶性磷酸鹽的離解度加大,從而使磷酸根濃度升高,產生磷酸鋅沉淀,槽液中鋅離子濃度降低。當磷化液恢復到正常的溫度時,原有的平衡并不能恢復。此時如果不調整鋅離子濃度,就會使磷化膜不完整,導致工件上殘留大量的磷酸鋅晶粒,在后續(xù)的水洗工序中難以洗凈。帶有結晶的工件在電泳漆膜烘干固化后,表面依然會殘留大量顆粒,嚴重影響產品外觀及防腐蝕性能。要解決這一問題,只有重新調整磷化槽,對工件進行返工處理。
2.槽液串槽及其解決方法
汽車零部件形狀復雜,夾縫及焊縫多,在前處理過程中工件帶液量大,而且噴淋處理方式的廣泛應用也會造成串槽問題。串槽出現的直接表現為槽液液位升高異常,嚴重時會對磷化質量造成影響。因表調劑大多為弱堿性,而磷化槽液為酸性,大量的表調槽液串槽,會導致磷化槽中游離酸濃度降低、磷化沉渣增多,嚴重時會出現磷化結晶。
解決串槽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1)在生產線的設計初期,設計足夠距離的過渡段,減少工件帶液量;(2)過渡段中添加塑料掛簾,降低槽液的帶出;(3)噴淋段排及后一排的噴頭角度向槽內調整5~100,減少噴淋對其它工位的串槽;(4)個別工位(如磷化后水洗部分)設置吹水處理,以減少工件積水處的帶液量。
汽車輕量化鋼材及零部件表面處理技術的發(fā)展趨勢(一)
通常人們在保證汽車強度和安全、可靠性的前提下,盡可能的降低汽車整體的重量,從而提高輕量化汽車的動力等性能,以減少燃料消耗,降低排氣對大氣環(huán)境的污染。在整個汽車的生命周期,燃油消耗占整個汽車生命周期總消耗的70%左右。汽車重量的增加不僅直接影響其行駛阻力和速度,也影響到汽車的油耗或者其他動能消耗。目前降低汽車油耗的途徑之一是實現整體汽車的輕量化,不僅可以降低汽車油耗、減小行駛過程中的阻力,還可以提高汽車的轉向、加速和制動等機動靈活性,同時降低尾氣排放對大氣環(huán)境的污染。
現代的汽車材料構成主要有6大類:鋼占車重比例為55%~60%,鑄鐵占12%~15%,塑料占8%~12%,鋁合金材料占6%~10%,復合材料占4%左右,陶瓷和玻璃占3%左右,其他材料共占10%左右,可以看出,鋼鐵材料仍然占較大比例。
因此,人們將普通碳鋼板替換為高強度鋼板,再結合液壓成形、激光拼焊等技術可使汽車整體車重減輕25%左右。如液壓成形汽車框架結構、內板部件、門窗結構、車頂棚和前后蓋板等都采用了高強度鋼材。有的汽車部件用薄的高強度鋼板可以實現減重30%,基本上與鋁制超連接懸掛件的重量相近,還使成本降低20%。
在低合金高強度鋼冶煉過程中添加一些微量元素,使鋼晶粒細化,增加強化相,來提高低合金高強度鋼材的強度等性能。如冷軋加磷低合金高強鋼,就表現出較高強度和好的深沖性能,用在汽車車門外板、發(fā)動機蓋板、頂蓋等外覆蓋零部件,以及橫梁、縱梁等汽車內部的加強結構等零部件。人們在冷軋低碳鋼或超低碳鋼過程中,利用所加入磷元素對鋼的固溶強化作用,提高鋼鐵材料的強度等性能,而且磷元素的固溶強化效果明顯,成本較低,當磷原子進入冷軋低碳鋼的鐵原子晶格內,與鐵原子置換形成固溶體,并且利用磷元素和鐵的原子半徑差異,在磷原子周圍產生彈性變形而使冷軋低碳鋼材得到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