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集裝箱,英文名container。是能裝載包裝或無包裝貨進行運輸,并便于用機械設備進行裝卸搬運的一種組成工具。 集裝箱更大的成功在于其產品的標準化以及由此建立的一整套運輸體系。能夠讓一個載重幾十噸的龐然大物實現標準化,并且以此為基礎逐步實現全球范圍內的船舶、港口、航線、公路、中轉站、橋梁、隧道、多式聯運相配套的物流系統,這的確堪稱人類有史以來創(chuàng)造的偉大奇跡之一。這應該是我們常見的三種,事實上還有很多種沒有介紹到,最其碼木制的集裝箱我還是見過的,但不知它的用途是否廣泛。
幾個創(chuàng)始人原本都有各自的生計(他們四人分別是互聯網營銷大咖、前全球500強高管、建筑設計師和家居設計師),因興趣走到一起,這已經是一個太不一樣的世界,急功近利也許會讓你損失更多,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在這里你可能有機會去選擇一種新的生活方式,這已經足夠吸引人?!霸诒U戏抗容^緊張或對購買人有嚴格限制的情況下,開發(fā)‘集裝箱房屋’也許是未來解決低收入人群住房難問題的一個有效途徑。
當看到題主這個問題時,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PUMA,因為這個案例在國際上很有影響力之前看過相關報道文章,資料搜尋也比較容易;
關于大家想知道的問題:
1、
這里占地600平米,總建筑面積1500平,用了36個集裝箱。
拼裝的過程大概用了3天,具體可以拉到最后看視頻。
2、
是抗震的,也做了避雷處理。
隔熱挺好,因為集裝箱是特別定制的。
3、
這是我們自己設計的。
值得一提是我們沒有學設計專業(yè)的同學。
為了省錢,我們買回樂高積木,
自己搭起來,并建模
然后請建筑院算了算力學結構
就開建了。
4、
內裝設計是我們自己做的
因為畢竟在餐飲做了三年了
有經驗
是有一些理念在里面的
不是只做孵化器或聯合辦公空間。
我們更重要的是做青年社群和文化平臺。
創(chuàng)業(yè)者只是我們關心的很小一部分內容。
其實每一個產業(yè)園區(qū)都應該有這樣一個地方,特別是對二三線城市——可以說“文化荒漠”的城市。我們利用這樣一個空間團結青年人,舉辦如沙龍、讀書會、英語角、講座、分享、攝影課程、美學課程、藝術課程等的活動。
開幕一個月,我們已經辦了70多場活動。
后面再更新吧
這是前面的更新。
我只有集裝箱改為辦公空間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