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珠海航展:公開展出中國空間站核心艙
今年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戰(zhàn)略第三步的關鍵之年,空間站工程將展開。按照計劃,中國的空間站將于2022年前后完成在軌建造,主要包括三部分:核心艙、實驗艙I和實驗艙II。據負責核心艙和實驗艙I研制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工程師介紹,三艙組合體的質量約66噸,額定乘員3人,乘員輪換期間短期可達6人,具備10多噸載荷設備的安裝和支持能 力。手工傳統(tǒng)農具模型制作,記錄春耕往事你是人間四月天,春風吹拂,陽光正好。其中核心艙是空間站的主控艙段,是空間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也是航天員生活的主要場所。 核心艙有3個對接口和2個停泊口,配置了物化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統(tǒng),還配置了空間機械臂,用于在軌組裝和艙外作業(yè)——此次珠海航展上,“天和”空間站核心艙1∶1實物模型(工藝驗證艙)亮相,這是我國空間站工程對公眾開放;空間機械臂將一同展出,這也是軍科模型本次航展代表作品,。
中小學生模型制作
模型比賽結束后,孩子們意猶未盡,拿著自己的模型在各個場地繼續(xù)練習。讓孩子們的科學探索精神從小就在校園里放飛,這正是開發(fā)區(qū)科技節(jié)的意義。同時這次比賽為全區(qū)學生提供了互相交流學習的機會,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勇往直前的進取精神。
北京軍科興華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原系中科院應用模擬研究所技術樣本制作中心。項目組成立30年來著重研究科技、科工課題研究理論推演與技術樣本的制作,多年來對眾多成果的推進起到了重要的輔助作用。還可以跟隨《龍骨山探秘》、《萬戶飛天》、《嫦娥玉兔歷險記》動畫了解人類從遠古走來到太空探索過程中的有趣故事。先后受航天科工、航天科技、科研院所、能源技術等單位委托,研發(fā)出了眾多滿意的模型載體。
第五屆亞洲3D打印產業(yè)大會暨展覽會將在5月23-25日深圳會展中心舉行
近幾年,3D打印技術發(fā)展日新月異,應用涉及各個領域,給航天航空、汽車行業(yè)、文化創(chuàng)意等行業(yè)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受關注度也不斷走高。3D打印技術作為智能制造的一種新手段、新工具,受眾多行業(yè)時刻關注著,而新崛起的“創(chuàng)新之都”——深圳,高通、蘋果等創(chuàng)新巨頭紛紛搶灘深圳,在此設立研發(fā)中心、創(chuàng)新中心,國內創(chuàng)新的中堅力量也紛紛安家落戶于此?,F在城市建設的一般模式都是拆老城建新城,而這種城市數字化模型是保護城市文化的新思路。因此,有人表示深圳將在10年后超越美國的硅谷,吸引著全世界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