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倉房的窗戶宜少,尺寸滿足補倉需要
早期的倉房窗戶主要用于采光和自然通風,而現(xiàn)在倉房都配有照明、風道和風機等設施,窗戶主要用于散(換)氣、排塵或糧食補倉。若仍按倉房每開間開窗進行設計,窗戶數(shù)量太多將直接影響到倉房隔熱與氣密性,建議將窗戶的數(shù)量減半。倉門上方因有雨搭,保管員開關(guān)不便, 可不設窗戶。窗扇宜單扇平開或上開,不宜采用雙扇平開窗、推拉窗,窗戶尺寸要滿足倉外機械補糧需要。
擋糧門的設置
散糧對倉壁有巨大的側(cè)壓力, 平底倉的倉門一般不直接承受糧食的側(cè)壓力, 而由擋糧板(門)承受。倉房的擋糧板 (門) 下部設有卸糧口, 用于擋糧板(門)打開前的糧食出倉。擋糧板(門)有多種形式,擋糧板安放雖有不便, 但出糧方便; 而擋糧門,從卸糧口放糧后, 仍有部分糧食堵著擋糧門, 只能用吸糧機或人工排糧解決, 不如擋糧板方便。
“單管通風系統(tǒng)”的缺點
1、裝卸麻煩。盡管有電動扦插器幫助,布管、拔管的勞動強度依然很大;
2、過程復雜。處理局部發(fā)熱時,需要把單管通風設備從器材倉人工搬入儲糧倉房,體力支出大;
3、電耗高。由于局部發(fā)熱點,都是氣流不暢的區(qū)域,需要長時間的進行通風,才能帶走其中的高溫,所以電耗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