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顧老的石瓢激蕩綿綿浩氣,如月盈中天。既中正平和,卻又不失勁力,剛?cè)嵯酀?。蘊含老莊的虛淡、沉靜閑適,也融入儒家的堅毅與進取。每個愛壺之人,如果沒有幾把鐘情的石瓢,將會是多么大的遺憾!
紫砂泰斗顧景舟的作品,是紫砂業(yè)內(nèi)的傳奇。玩壺的壺友誰不夢想擁有一把顧壺?真正的顧景舟作品需要多少錢呢?
談起顧景舟,都會令人不禁贊嘆:砂壺界的“一代宗師”、“壺藝泰斗”、“近代時大彬”等。然顧景舟不僅壺藝高超,更重要的是其為紫砂藝術(shù)的傳承培養(yǎng)了一批人才。放眼當下紫砂界,顧景舟可以說是桃李滿天下,曾經(jīng)所帶的弟子徐漢棠、高海庚、李昌鴻、沈遽華、潘持平、束鳳英、吳群祥、高振宇等無不成為當代紫砂藝林高手。其徒孫更是遍布大江南北,顧氏壺藝至今整整影響四代人。
顧景舟早期朱泥紫砂石瓢壺 底部有"荊山壺隱"方章, 蓋內(nèi)有"顧景洲"篆書方章
和中國的很多傳統(tǒng)文化行業(yè)一樣,紫砂的采用的是師徒制。自供春、時朋、時大彬之始,幾百年來紫砂藝人們一代又一代薪火相傳,靠著口授心傳的師徒相承,將傳統(tǒng)的紫砂技藝、紫砂文化逐漸發(fā)揚光大。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徒弟們住在師父家中,同吃同住,“傳道授業(yè)解惑”。拜師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有專門的典禮、儀式。每位師傅選徒弟都會有自己嚴苛的要求,對徒弟的品行、技藝、態(tài)度、天賦等都會深入考察。
顧景舟嚴謹?shù)淖黠L與制壺理念,深遠地影響了幾代紫砂傳人,成就紫砂界的“顧派”。這一脈有很多出類拔萃的藝人,如吳群祥、徐漢棠、周桂珍、葛陶中、潘持平等,擁有出神入化的絕活,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作為紫砂藝苑的中流砥柱,他們繼往開來,力使紫砂文化源遠流長。
師徒相授,傳承的不僅是制壺的技藝,老一輩藝人對紫砂藝術(shù)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工匠精神、為人處世的風范,都生生不息地一代代留傳下來,并將一直傳承下去。
顧景舟早期朱泥紫砂石瓢壺 底部有'荊山壺隱'方章, 蓋內(nèi)有'顧景洲'篆書方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