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在我國,公路、鐵路、礦山邊坡綠化方式主要有:
1.掛三維網噴播植草綠化法。
2.土工格室植草綠化。
3.挖溝植草綠化法。
4.垂直綠化法。
5.砼骨架內加土工格室植草綠化法。
6.有機基材噴播綠化法。但這些方式在實際應用中或多或少地存在著某種不足。而植生袋技術以其建坪快、操作方便、施工簡單等特點在復雜邊坡的綠化中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
植生袋是一種可以任何坡度砌壘起來的有效綠化方式,它能使近90度的垂直巖面綠化成為可能,多雨季節(jié)基質層不會被沖刷和流失,可有效防止山體滑坡和山崩。
抗生物降解和動物破壞--生態(tài)袋采用特殊配方材料,不支持、不吸收、不幫助菌類生長,不腐爛、不發(fā)霉、不變質。生態(tài)袋不會被昆蟲和有關動物消化,不會成為啃齒動物(老鼠)、白蟻、蛀蟲、甲殼蟲、銀魚蛾等的食物。
抗高溫低溫--生態(tài)袋可以承受150攝氏度高溫而不融化,可以承受低氣溫-40攝氏度。
抗紫外線(UV)--生態(tài)袋含碳墨和其他抗UV成分。
植生袋的目標:植生綠化。
鋪鍍鋅鐵絲網 、打設錨固鋼筋
為有效防止植生袋表面局部崩塌的發(fā)生,給植生袋坡面植被提供一個穩(wěn)定的生長基礎,在植生袋表面需鋪設直徑為2mm,孔徑為5cm×5cm的鍍鋅鐵絲網。掛網時兩張網重疊部分不小于10cm,豎向每隔30cm用綁扎鐵絲連接固定。局部植生袋面不平整處應加密錨桿。用電鉆在坡面鉆孔,錨桿的施工目的是有效地固定鋼絲網,以保證噴播營養(yǎng)基材的基礎穩(wěn)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