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喜濕、怕干,蚯蚓體內含水量80%左右
喜濕、怕干,蚯蚓體內含水量80%左右,要求餌料含水量60%-80%,所以要求養(yǎng)殖床含水量在60%以上,這樣每天或隔1-2天,必須澆一次水,水不要太大,但要澆透和下層料接上,澆水時間為冬季中午澆,夏季晚上澆,春秋季節(jié)可白天澆。喜暗、怕光,蚯蚓晝伏夜出,在月光下可見活動覓食,養(yǎng)殖床要蓋稻草,保持濕潤、 遮光。喜空氣、喜靜,疏松餌料有利蚯蚓生長。
蚯蚓的飼料種類有哪些?
1、蚯蚓的飼料種類
(1)植物性飼料。包括玉米、小麥、水稻等農作物秸稈,各種野草樹葉等。
(2)動物性飼料。包括豬、牛、羊、雞、鴨等各種畜禽糞便。
(3)垃圾性飼料。包括城市生活垃圾中的菜葉、瓜皮、水果、廢紙及一些工業(yè)廢棄物,如酒糟、糖渣、木屑等。
(2、蚯蚓的飼料配方
(1)牛糞100%
(2)牛糞50%,豬糞35%,秸稈150%
(3)豬糞50%,秸稈或雜草50%
(4)豬糞50%,秸稈40%,蠶沙10%。
飼料好壞是養(yǎng)殖蚯蚓成功與否的關鍵
飼料好壞是養(yǎng)殖蚯蚓成功與否的關鍵,飼料的調制和發(fā)酵工作,是蚯蚓養(yǎng)殖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技術關鍵,蚯蚓繁殖的快慢很大程度決定了所準備的飼料,配制的關鍵在于發(fā)酵,沒有充分發(fā)酵的飼料,會使蚯蚓大量,因此搞好飼料的發(fā)酵工作是人工養(yǎng)殖蚯蚓成敗的關鍵。一般有機物經(jīng)過3-4次的翻堆腐熟后,就可以成為蚯蚓的飼料。方法是:首先把糞料灑水搗碎,秸稈或雜草截成5-15 cm的段并用凈水浸泡透。操作時以10cm糞料,20cm秸稈或草料,同時加入發(fā)酵水(100 kg凈水中加入1 kg EM有效微生物),使所含水分在50%-60%,料堆長度不限,但一次發(fā)酵料堆不能低于300 kg,以0.6-1.2 m的高度為宜,料堆要求松散,以利高溫細菌的繁殖,用農膜蓋嚴保溫保濕,發(fā)酵15天左右掀開農膜翻堆,把上而的堆料翻到下而,四周的堆料翻到中間,并把堆料翻松拌勻,添加水分維持在50%-60%再用農膜蓋嚴繼續(xù)發(fā)酵1-2次,發(fā)酵完成后在糞料中添加營養(yǎng)促食液(100 kg凈水,2 kg尿素,3克糖精,4 mI菠蘿香精,40 mI醋精充分混合))1立方米25 kg/m3,透氣2-3天后即可使用。腐熟好的飼料:黑褐色,無臭味,質地松軟,不粘不滯。
秋季漁民采挖花蛤的大好季節(jié)
在扇貝殘體中采集。萊州灣海域近海都養(yǎng)殖扇貝,每隔一定時間要篩選分籠,淘汰掉個體偏小或畸形者,在這些遺棄的扇貝殘體中很容易找到海蚯蚓,且多是管蚯蚓?;ǜ驓垰ぶ?。秋季是漁民采挖花蛤的大好季節(jié)。在采挖的花蛤中,由于泥沙混雜,往往有不少海蚯蚓混雜其中,這些海蚯蚓多是泥蚯蚓,海釣效果好。這可以到船上花蛤堆中翻找。漁民為把采挖的花蛤變?yōu)樯唐犯?,要用鐵篩進行篩選,去掉泥沙殘骸,在這些泥沙花蛤殘骸中搜尋,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