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紅薯葉的營養(yǎng)的吃法
1、清炒紅薯葉
將嫩紅薯葉莖洗凈切段,姜切絲,玉米油或花生油燒熱后下姜絲爆出香味,加入紅薯葉翻炒,加少許水、鹽、蘑菇精,后淋上小磨香油即成。喜歡勾芡的朋友可以在出鍋前勾芡,使葉菜更加鮮嫩、保持營養(yǎng)。
2、蠔油番薯葉
番薯葉摘去老莖,用清水沖洗干凈;紅辣椒切成絲;蒜頭拍扁去衣;將1/2湯匙生粉和3湯匙清水調成生粉水;燒開鍋內的水,加入1湯匙鹽和2湯匙油,放入番薯葉燙至葉子變軟,撈起瀝干水;燒熱鍋內3湯匙油,以小火爆香蒜粒和紅椒絲,倒入1杯清水;加入3湯匙蠔油、1湯匙米酒、1/3湯匙白糖和1/5湯匙鹽拌勻煮沸,倒入生粉水勾薄芡;放入氽燙好的番薯葉翻炒均勻,即可上碟。
紅薯發(fā)芽的低溫度為16℃,高溫度35℃,需恒溫!夜間必須保證低溫度9℃以上(紅薯低于9℃容易凍壞腐爛,高于35℃容易腐爛變質)如果當?shù)販囟冗_不到要求,可以覆蓋薄膜以保持溫度。紅薯出芽后溫度需保持在20——30℃之間,溫度不達標就繼續(xù)用薄膜覆蓋,如果溫度超過高溫度或者紅薯芽緊貼薄膜的時候,需要去掉薄膜。一般在出苗后早10點左右去掉薄膜,下午四點左右覆蓋薄膜。以防止燒苗!
3、合理密植
一般壟距70-80厘米,高20-30厘米,壟面寬50-60厘米,株距18-22厘米,每公頃60000-67500株。
4、栽秧蓋膜
起壟后,要清除坷垃,使壟面細平光滑,然后栽插。栽插后蓋膜前,好在壟面上噴施除草劑。在秧苗上部割一個丁字口,可用手指把苗勾出來,苗子露出膜外,用土把苗基部封嚴。要經(jīng)常檢查,發(fā)現(xiàn)膜被風刮起或膜面破損,要及時用于封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