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普通懸挑架懸挑腳手架搭設的工藝流程為:水平懸挑→縱向掃地桿→立桿 →橫向掃地桿→小橫桿→大橫桿(擱柵)→剪刀撐→連墻件→鋪腳手板→扎防護欄桿→扎安全網(wǎng)。定距定位。發(fā)現(xiàn)管道溢流、井蓋缺失等問題時,應在2小時內到現(xiàn)場處理,維修后應當及時清理現(xiàn)場。根據(jù)構造要求在建筑物四角用尺量出內、外立桿離墻距離,并做好標記;用鋼卷尺拉直,分出立桿位置,并用小竹片點出立桿標記;墊板、底座應準確地放在定位線上,墊板必須鋪放平整,不得懸空。在搭設首層腳手架過程中,沿四周每框架格內設一道斜支撐,拐角除雙向增設,待該部位腳手架與主體結構的連墻件可靠拉接后方可拆除。當腳手架操作層高出連墻件兩步時,宜先立外排,后立內排。其余按一下構造要求搭設。
架體內封閉(1)腳手架的架體里立桿距墻體凈距為200mm,如因結構設計的限制大于200mm的必須鋪設站人片,站人片設置平整牢固。特點(1)在結構上欄身采用相互插接的連接裝置,打破傳統(tǒng)的使用連接件的限制,連接起來更加方便,在應用于交通事故處理和道路施工時,也將有效縮短交通設施的布置時間,提高道路隔離和交通疏導效率。(2)腳手架施工層里立桿與建筑物之間應采用腳手片或木板進行封閉。(3)施工層以下外架每隔3步以及底部用密目網(wǎng)或其他措施進行封閉。支承結構型鋼的縱向間距與上部腳手架立桿的縱向間距相同,立桿直接支承在懸挑的支承結構上。上部腳手架立桿與支承結構應有可靠的定位連接措施,以確保上部架體的穩(wěn)定。通常采用在挑梁或縱向鋼粱上焊接150-200mm、外徑φ40mm的鋼管,立桿套座其外,并同時在立桿下部設置掃地桿。
腳手架參數(shù)雙排腳手架搭設高度為 15.0 米,立桿采用單立桿;搭設尺寸為:立桿的縱距為 1.50米,立桿的橫距為1.00米,立桿的步距為1.80 米;4、結構選型時,力求做到受力明確,構造措施到位,升降搭拆方便,便于檢查驗收。內排架距離墻長度為0.30米;大橫桿在上,搭接在小橫桿上的大橫桿根數(shù)為 2 根;腳手架沿墻縱向長度為 120 米;采用的鋼管類型為 Φ48×3.2;橫桿與立桿連接方式為單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shù) 0.80;連墻件布置取兩步三跨,豎向間距 3.60 米,水平間距4.50 米,采用扣件連接;連墻件連接方式為雙扣件連接;
園林工程作業(yè)時間應避開上下班高峰期。土方回填完成后,必須將路面泥土沖洗干凈;植物栽植完成后及時清理現(xiàn)場作業(yè)垃圾;植物材料栽植前臨時占用道路堆放的,栽植完成后及時清理路面。施工現(xiàn)場的道路應通暢,有排水措施。
此外,道路清洗作業(yè)要安排夜間(下同,00:00-6:00),特殊情況也需避開上下班交通高峰期。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由于柴達木路地勢北高南低,多雨時節(jié)路南側常常排水不暢、積水較多,當車輛駛過路面時,就會將地面淤積的水濺向路南側的人行道上、甚至商鋪鋪面內,行人、鋪面商戶有意見。綠化灑水作業(yè)在ren流活動較大的中心市區(qū)主要安排在夜間進行,在城郊區(qū)域可以安排在白天進行但要盡量避開交通高峰時段。綠化灑水作業(yè)應該按照要求控制水量和車速,避免路面大面積被淋濕或將綠化帶上的沙土沖到路面。清洗和噴灑作業(yè)應遵守交通規(guī)則,注意避讓行人和避免妨礙他人行車安全,減少對市民群眾生活、出行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