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翻開引擎蓋就能看到T5進氣管和空濾在發(fā)動機的上方
翻開引擎蓋就能看到T5進氣管和空濾在發(fā)動機的上方,正面進氣到空濾然后直接到發(fā)動機,進氣系統(tǒng)管路相比平頭車要短一些些。
轉向機在前輪的前方,距離駕駛室距離很遠,轉向系統(tǒng)就可以布置的非常傾斜,也就讓駕駛員腳下面沒有了轉向管柱的阻擋,而且方向盤的角度也能做的比較低,更加接近于乘用車設定。
乘龍T5的空間讓我非常意外,因為它本身定位比T7低,車身尺寸要小一些,在這種前提下,我以為它的空間會很一般。實際體驗之后空間感受和T7差不多,空間并不遜色與寬體駕駛室的平頭卡車。正是因為長頭車的原因,T5駕駛室下面沒有發(fā)動機,讓它能夠把地板做的比較低比較平,駕駛的離地高度也做的比較低,上下車很方便,便利性比較好。
然后在車內有了平地板的設計之后,駕駛室內高度空間也是足夠的,人在駕駛室內可以完全站立起來,這就是它作為長頭車在空間方面營造的一個優(yōu)勢。
乘龍T7的駕駛室車門,開啟角度達到90度,方便駕乘人員上下車
乘龍T7的駕駛室車門,開啟角度達到90度,方便駕乘人員上下車,由于車身高度的降低,三層蹬車踏板讓上車的姿勢變得極為輕松。
駕駛席相對平頭車來說要靠后,更加靠近兩軸中間,相應的提升了舒適性能。但是在于一款主打舒適、安全的長頭卡車來說,這那里夠?乘龍T7駕駛室采用氣囊四點懸浮,座椅為空氣減震座椅,降低駕駛員行車過程當中的疲勞程度。
內飾方面,乘龍T7沿用了H7的內飾設計,成熟的產品既可以讓用戶習慣乘龍系列產品的家族設計元素,也可以降低研發(fā)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