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如何進行擦窗機的軌道設計
軌道設計應考慮擦窗機部分重量,運行引起的側(cè)向力,動載荷及風載荷引起的作用力;在設計,安裝軌道的連接點和屋頂有關裝置時應考慮溫度變化引起軌道的熱脹冷縮產(chǎn)生的影響;軌道錨固件和連接附件的設計強度應能承受2倍的*大作用力載荷;軌道的安裝應結(jié)實平直,接縫處導軌平面高差值不應大于2MM
,伸縮縫的間隙不大于3MM;軌道與預埋件或預埋支架的連接要結(jié)實,不得松動;軌道與軌道連接附件和錯固件應作抗銹,抗腐處理;軌道于圓弧轉(zhuǎn)彎段,
一般不宜留伸縮縫;在*大作用載荷下,軌道兩個支撐點之間的擾度不應大于其跨距的1/250 ;在軌道始點,終點應設置限位擋塊。轉(zhuǎn)向點和岔點應設置定位裝置。
軌距確認:軌距與樓頂結(jié)構(gòu)空間,擦窗機工作幅度, 整機重量等密切相關。
軌道高度差: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情況分析,軌道高差問題會影響到擦窗機的通過性和美觀,應引起重視。軌道高差問題較為嚴重的是軌道轉(zhuǎn)彎處。轉(zhuǎn)彎處軌道高差有兩種:內(nèi)外軌之間的高度差和同一軌道工字鋼外緣高度差。
軌道轉(zhuǎn)彎半徑:軌道轉(zhuǎn)彎半徑設計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到擦窗機的行走性能。轉(zhuǎn)彎半徑的設計主要考慮結(jié)構(gòu)空間和經(jīng)濟成本。具體參考內(nèi)轉(zhuǎn)彎半徑取值表。
擦窗機無動力下降裝置
擦窗機無動力下降裝置:
1、擦窗機所有起升機構(gòu)應有一手動下降裝置,在吊船動力源失效時使其在合理時間內(nèi)可控下降。操作者應在屋面或吊船上很方便接近此裝置。
2、手動下降裝置應為可自動復位式,下降速度為起升機構(gòu)額定運行速度的百分之20。
3、為控制下降速度,無動力下降宜設計可控制速度的離心式限速器,使擦窗機可控下降速度低于后備裝置的觸發(fā)速度,否則后備裝置將觸發(fā)。
4、安裝于懸掛裝置上的兩個獨立驅(qū)動的起升機構(gòu),確保吊船在無動力下降時,任何情況下縱向傾斜角度應不大于14°。
5、無動力下降裝置的設計應能防止機身任何部分制約其裝置的操作(諸如實心手輪、電子互鎖,使用曲柄時動力中斷)。
6、后備裝置應在擦窗機無動力下降過程中保持有效。
擦窗機保護裝置
擦窗機安-全保護裝置的設置,配備安-全繩和安-全帶,須符合相關規(guī)定。安-全裝置主要包括:
1、擦窗機緊急停車裝置;
2、超su安-全裝置(主制動器及后備制動器),超載安-全裝置;
3、工作吊籃上下限位安-全裝置;
4、行程終止限位安-全裝置;
5、卷筒鋼絲繩長度限位安-全裝置;
6、各種危險信號的報警(有警報燈和蜂鳴器);
7、缺相、錯相、過壓、過流、電機過載、漏電、斷電保護
8、擦窗機斷繩松繩保護、亂繩保護;
9、防撞防傾翻機電連鎖安-全裝置;
10、旋轉(zhuǎn)限位安-全裝置;
11、停電手動升降機構(gòu)安-全裝置;
12、通訊自動報警系桶,獨立救生裝置等;
13、其他必要的擦窗機安-全保護裝置;
14、擦窗機單位均應對安-全保護裝置作詳細的說明,同時以上各類安-全裝置須經(jīng)原廠內(nèi)實驗及檢測合格。
擦窗機鋼絲繩及滑輪
擦窗機鋼絲繩及滑輪:
1、應有防止鋼絲繩脫離繩槽的措施。
2、滑輪邊緣與保護元件(例:擋繩桿、封板)之間的間隙應不大于鋼絲繩直徑的0.3倍。
3滑輪上鋼絲繩繩槽半徑應在鋼絲繩公稱直徑的0.52倍至0.65倍之間。
4、滑輪繩槽開口角應對稱且在30o至55o之間,并應符合相關規(guī)定。
5、繩槽的深度應不小于鋼絲繩直徑的1.4倍。
6、在鋼絲繩與滑輪的接觸點應確保安-全,在正常工作時,防止手和手指被夾住,應有保護罩。
7、滑輪繩槽的表面粗糙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