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鎮(zhèn)宅銅關公
可以毫不夸張的說,中國五千多年的古老文明,幾乎都與這塊古老的土地息息相關。在河東古代名人燦若繁星的天穹中,有一顆耀眼的星宿,格外引人注目,這就是被后世封為“大帝”、尊稱為“武圣”“武財神”的關公。關公姓關,名羽,字云長,生于公元一六O年,卒于公元二一九年,為今山西省運城市常平鄉(xiāng)常平村人。
關公故里位于山西省西南部的運城盆地,關公銅像已成為弘揚關公文化、宣傳山西的一張文化名片。這座關公銅像是世界一塑,塑造共用銅料500余噸、鋼材2000余噸、混凝土1.8萬余噸,銅像總高61米,寓意關公享年61歲;底座高19米,寓意關公在家鄉(xiāng)生活了19年。
我們看到關老爺?shù)娜N常見造型,橫刀關老爺、立刀關老爺、騎馬關老爺。其各自對應的涵義為:橫刀關帝君:在中國民間一般稱呼為武財神,故明之意,是個財神,有招財、守財、也有保平安的意思;立刀關帝君:關云長義薄云天,立刀的涵義為講義氣,背插五令旗關公銅佛像,顧大局;騎馬關老爺:引申為馬到成功,一般用于祝福送禮等。
銅鼎是古代的一種炊器,一般都是用青銅鑄成的,跟現(xiàn)在的鍋作用差不多,后來慢慢演變成各種形式的青銅器鼎,工藝銅鼎鑄造是一種歷史的沉積,現(xiàn)在銅鼎廠家鑄造的青銅鼎主要是提供給訂做者,常常用于觀賞等作用。銅鼎價格根據(jù)訂做的銅鼎不同而不同,和材質(zhì)、體積等等有關。一尊稱為“鎮(zhèn)廟神”,是按照《三國演義》中關公的形象塑成:面如重棗,眉似臥蠶,長髯飄逸,氣宇軒昂,令人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