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3)偶見傘狀花序及雌雄同株
通常苦草雌花佛焰含一個圓柱形或三棱形子房,先端2裂,裂片圓鈍或三角形,花梗甚長,直至將花托出水面,受精后螺旋狀收縮。在矮生苦草中,我們發(fā)現(xiàn)一個佛焰苞包含3個子房的情況,這種花的形態(tài)應該可以稱為傘狀花序。
對于傘狀花序有記載的可能是這篇文章,下文中介紹了擁有傘狀花序的兩種美洲苦草(Vallisneria americana),但兩種花序也有不一樣的特點, V. americana var. biwaensis花序的雌花數(shù)量少但個體大,而V. americana var. americana的花序的雌花數(shù)量多,幾朵正常的雌花伴生很多非正常的雌花(很?。?。
在300多年前生物學家林奈先生先入為主將苦草命名為Vallisneria spiralis L.而成為模式種,在那個陽光明媚的午后,身為校長的他在辦公室整理《植物種志》,也許一只飛鳥落在窗臺,他揮手一趕,鳥兒旋轉離開,他轉眼一看剛畫的草圖,心想,算了,加個spiralis吧,那時候他估計永遠也想不到在今天的中國,苦草不僅沒有因為泛濫而成為生物物種得到控制,反而作為水生態(tài)修復工程里應用廣的沉水植物種遍了華夏各地。
2.苦草的優(yōu)缺點
苦草的優(yōu)點是小龍蝦喜食、耐高溫、不臭水;缺點是容易遭到破壞,特別是高溫期給小龍蝦喂食改口季節(jié),如果不注意保護,遭破壞十分嚴重,有些以苦草為主的養(yǎng)殖水體,在高溫期不到一個星期苦草就會全部被小龍蝦夾光,養(yǎng)殖戶撈草都來不及。撈草不及時的水體,甚至會出現(xiàn)水質惡化,有的水體發(fā)臭,出現(xiàn)"臭綠莎",繼而引發(fā)小龍蝦大量。
苦草:拉丁學名:Vallisneria natans (Lour.) Hara,別稱蓼萍草,扁草。為多年生無莖沉水草本,有匍匐莖。生于溪溝、河流等環(huán)境之中。分布在中國的多個省區(qū);伊拉克、印度、中南半島、日本、馬來西亞和澳大利亞等地也有。有藥用、觀賞、經(jīng)濟等多種價值。
我國的三種苦草的主要特征:苦草葉脈光滑無刺,刺苦草和密刺苦草葉脈上有密而明顯的刺;苦草雄蕊1枚, 刺苦草和密刺苦草雄蕊2枚;苦實圓柱形,光滑、刺苦實三棱狀圓柱形,棱上有密刺,種子有翅;密刺苦草具有多年生宿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