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電纜敷設之穿管敷設
上兩篇文章中給大家講解了電纜敷設中的直埋敷設和電纜溝敷設,其實電纜敷設的方法是有很多的,今天文泰小編再次為大家介紹一個——穿管敷設。電纜穿管敷設,相比于直埋來說,更便于后期維護和增加線路。穿管敷設的電纜,可以考慮一些備用管,為日后線路維護和增容等做準備。
1、穿管敷設時,在線路轉彎角度較大、或者直線段距離較長的時候都需要考慮設置電纜井。
2、電纜數(shù)量較少,線徑較小的情況下,可以采用電纜手井;
3、電纜較多,線徑較大的情況下,需要考慮設置電纜人井。電纜井可以按照圖集做法去做。除了圖集做法,很多小的過路井也可以直接磚砌或混凝土澆筑,此時要考慮底部設置滲水孔。
4、穿管的管材現(xiàn)在比較多的有鑄鐵管、鋼管、聚乙烯管、尼龍管、碳素管等,可以根據(jù)需要選用。單芯電纜穿金屬管時要注意渦流的影響。
以上就是關于穿管敷設的定義以及注意事項。在施工前務必要熟記相關規(guī)則。
電纜敷設中架空敷設的流程和注意事項有哪些呢:
(1)荷載及支架
①荷載:應考慮固定荷載與動荷載,固定荷載包括電纜重量、匯線槽重量及附件重量,動荷載包括敷設電纜時任的重量級風、雪等重量。(注:一般動荷載是結構專業(yè)自行考慮)
②支架:一般室內(nèi)支架間距為2m,支撐點可設置在內(nèi)墻或天花板,室外支架通常與工藝管廊公用,若不能共用則金額設置獨立支架,支架間距一般小雨6m。橫跨道路的支架凈高一般不低于為4.5m。(注:參考數(shù)據(jù),消防車的蕞大長度為13.4m,蕞大寬度為4.5m,蕞大高度為4.15m)
(2)匯線槽的接地
匯線槽應做保護接地,各段之間應有良好的電氣連接。一般使用接地線進行短接。
(3)匯線槽進入控制室方法
分為上部架空及下步地溝量匯總。
上部進線。一般在控制室側墻上部(距地面3m為宜,一般與室外橋架平齊),沿內(nèi)墻引至活動地板下或電纜溝內(nèi)。匯線槽應有向室外坡度,防水滲入。開洞應采用防火密封措施,以防止可燃氣體、誰、火、蟲、鼠進入室內(nèi)。
下部進線。室內(nèi)溝底應高處室外300mm以上。開洞處進行密封處理,防止雨水、塵埃、有害氣體、小動物等進入??梢钥紤]設置沙坑以便排水。具體做法是,電纜由橋架降標高到沙坑中,再升標高后穿墻至控制室內(nèi),沙坑與集中排水系統(tǒng)相連。
(4)金屬隔板的設置
本安回路與非本安回路、強電與弱電電纜敷設在同一橋架中,應使用金屬隔板分隔。若兩者數(shù)量懸殊時,也可只采用屏蔽電纜的措施。
儀表信號電纜與電源電纜宜單獨敷設。如需要敷設在同一橋架中時,應采用金屬隔板等屏蔽措施。
(5)匯線槽的選型
儀表電纜為了獲取更好的屏蔽效果,一般采用帶蓋的槽式橋架。而供電電纜一般為了方便散熱采用帶蓋或不帶蓋的梯形橋架。
穿線管進入橋架應從側面采用螺紋形式連接,槽式橋架端部應密封,病在底部設置落水孔。
電纜敷設中可能會存在的問題會有哪些呢?
1、電力纜防潮問題
運行經(jīng)驗表明,中、低壓電力電纜故障大部分為電纜中間接頭和終端頭故障,而中間接頭和終端頭故障則大部分是因密封不良,潮氣侵入而造成絕緣強度下降,而中、低壓電力電纜網(wǎng)多采用樹枝狀供電方式,電纜終端頭數(shù)量較多,因此把好電纜終端頭和中間接頭堵漏密封關是保證電纜安全可靠運行的重要措施之一。
2、中、低壓電力電纜接地問題
在公用中、低壓電力電纜網(wǎng)上,由于三相負荷不是相等的,因此,如果采用有金屬護層的電纜,必須考慮金屬護層的接地問題,并保證在金屬護層的任一點非接地處的正常感應電壓不得大于100V。我們認為,在中、低壓電纜網(wǎng)中,所有電纜接頭處均應設置接地極(網(wǎng)),并使金屬護層可靠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