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FISH選用的標本既可以是分裂細胞也可以是間期細胞。近年來,隨著FISH所應用的探針種類的不斷增多,如DAPI /GFP/FITC/PI/Texas-Red等,使得普通的寬場熒光顯微鏡即可獲得高質量的FISH信號。一般載玻片可先經洗衣粉浸泡過夜,用流水沖洗、酸中浸泡4~8h,再用流水沖洗,雙蒸水洗2~3次。若采用多種方法標記DNA探針,故一次雜交可以同時觀察多個探針的信號,使用數字成像系統(tǒng)(CCD/CMOS),分別多次攝取的信號儲存在計算機內,通過軟件系統(tǒng)的處理,終形成一個復合的多顏色的圖像。
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完成,人類對自身遺傳信息的了解和掌握有了的進步。從代Sanger測序為代表的直接檢測技術和以連鎖分析為代表的間接測序技術,到2005年以Illumina的Solexa技術和ABI公司的SOLiD技術為表示的新一代測序相繼出現(xiàn)。分子水平的基因檢測技術平臺不斷發(fā)展和完善。進而詳細分析了熒光原位雜交探針市場競爭格局及熒光原位雜交探針行業(yè)標桿企業(yè),后對熒光原位雜交探針行業(yè)發(fā)展前景作出預測,給出針對熒光原位雜交探針行業(yè)發(fā)展的建議和策略?;驒z測效率不斷提高,時間明顯縮短,檢測手段有了革命性的變化。另一方面,基因測序成本更是從2001年的1億美元降低到如今的1000美元,進一步推動了基因檢測技術向著大規(guī)模、商業(yè)化方向發(fā)展。
1990年美國政府批準并撥專款30 億美元啟動“人類基因組計劃”,前后有六國參與此項計劃。中國于1999 年參與,這標志著中國在生物基因科技方面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2000年6月26日“人類基因組計劃”草圖繪制完畢,中、美、日、德、法、英六國科學家聯(lián)合公布“人類已經進入基因時代”。FISH的基本原理是將DNA(或RNA)探針用特殊的核苷酸分子標記,然后將探針直接雜交到染色體或DNA纖維切片上,再用與熒光素分子偶聯(lián)的單與探針分子特異性結合來檢測DNA序列在染色體或DNA纖維切片上的定性、定位、相對定量分析。兩天后(28日),六國元首專門為此發(fā)表了聲明。隨后世界很多國家的首腦都表示:“人類基因組序列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是為全人類造福的偉大科技。